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7部分

劉福的態度讓蔡邕和盧植感到很欣慰。在明白世家這次的意圖以後,他們是真擔心劉福因為一時之怒而壞了眼下來之不易的局面。而在看到劉福並沒有因為這次世家的試探而對世家大打出手以後,蔡邕與盧植不約而同的選擇站在了劉福的身邊。

蔡邕、盧植即便不願承認,但他們的態度往往能決定很多人的態度。作為對西漢貢獻頗大的二人,在西漢的人脈,即便是劉福也比不上。也正是因為如此,蔡邕與盧植在西漢保持著一種超然的地位,他們的態度誰也不敢忽視。

眼下這兩位就站在劉福的面前,倒不是為了世家那點狗屁倒灶的事情,而是二人也對劉福如何看待內聖外王這個問題感到好奇,跑來想要聽聽劉福的看法。

劉福對於兩位老師的到來似乎早有預料,兩位老師的問題劉福也早有準備。請兩位老師落座後,劉福輕聲問道:“蔡師、盧師,在您二位眼裡,此時此刻,學生應該是行王道好還是行霸道好?”

“這個應該看是在什麼情況下,若是亂世當行霸道撥亂反正,但在盛世則該行王道安撫天下。”盧植想了想後答道。

“那在盧師看來,眼下算是太平盛世嗎?”劉福又問道。

這個問題根本就不用盧植回答,眼下自然還是亂世割據的時候,聽到劉福問話,蔡邕看著劉福問道:“陛下認為眼下當行霸道?”

“學生以為,凡事皆應該內外有別,對待自己人,不妨寬仁一些,但在對待敵人的時候,對敵仁慈就是對自己人的殘忍。如果讓學生選擇,學生自然選擇前者。”

“這就是陛下對待外族時態度強硬的根由?”盧植微笑著問道。

“盧師坐鎮張掖多年,對於外族是個脾性,應該也不陌生。以仁恕對待可曾令外族臣服?除了讓他們變本加厲,囂張跋扈外,似乎並沒有出現那些大儒們所期望發生的情況。但如果對外族換一個態度,卻意外的得到了外族的臣服。就說前朝漢武,對待匈奴態度強硬,結果呢?匈奴一部分遠遁,一部分歸附。再說本朝漢靈,一味地忍讓縱容,要不是武將還算爭氣,涼州早丟了。盧師,蔡師,學生是皇帝,身份決定了學生不能像平常人家那樣把子女教育成一個個謙謙君子,學生終會一死,而在學生死後,學生的子嗣就會繼承學生的位置。一個謙謙君子是無法將一個國家治理好的。他對付不了周邊如狼似虎的外族,也應付不了國內心懷不軌的野心之輩。家主不合格,影響的只是一個家族,而一個君王如果不合格,那將影響的就是一個國家甚至民族。”

“所以你對昊兒很嚴厲,是對他寄予了厚望。”蔡邕輕聲問道。

“他是我的長子,如果不出意外,將來會繼承我位置的人選就是他。我怎麼可能不對他寄予厚望。”劉福沒有隱瞞,十分坦然的答道。眼前兩人是劉福最信任的長輩,也知道這二人口風很嚴,不會將他們今天談話的內容隨便往外說。

“那對於其他孩子呢?你打算怎麼安排?”盧植忽然問道。

“他們同樣是我的子女,我當然會妥善安排。劉昊會被我定為接班人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是我的長子,而對於其他孩子,我會給他們最大的自有,讓他們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

“你就不擔心你的子嗣為了皇位閱牆?”

“擔心啊,所以我讓這些孩子從小就在一起培養感情,希望用親情來打消一些孩子可能會出現的不好苗頭。”劉福很是誠實的答道。

“如果還是有孩子禁受不住皇權的誘惑……”

“……那我會把決定權交給劉昊。”劉福想了想,沉聲說道。

“你不打算管?”蔡邕有些意外的問道。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應該處置誰?不處置誰?”劉福苦笑一聲答道。

見話題有些沉重,盧植轉移話題的問道:“陛下打算將昊兒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養子如羊不如養子如狼。昊兒與別的孩子,日後他的態度和決定關係到太多人的命運,一個軟弱如羊的人對大漢會是一場遭難。”

“那你就不怕將來昊兒為了皇位做出傻事?”

“傷害一家總好過傷害一國。若是昊兒真的為了皇位泯滅親情,那它也就失去了成為大漢天子的資格,一個連家人都不知道去關愛的人,學生不認為這種人會愛護自己的子民。有什麼本事,有什麼手段,大可對外族使去,哪怕是一件十惡不赦的事情,只要針對的是外族,那學生也會拍手稱快。但如果盡把手段使在自己人身上,那也不過是在做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