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突然噗嗤一笑,用手一指吳時來的腦門,“笨,現在可用不上這麼多錢了!”
吳時來不解,媳婦解釋道:“江南的棉布都到了天津,在天津敞開賣四兩多,運到京裡也就五兩多,可那些店家黑心啊,他們捨不得降價,還是賣十來兩一匹。可別人也願意當冤大頭,京裡頭就有不少人自己僱車去天津上貨,湊個十來家,僱一架馬車,買個幾十匹布回來,算起來一匹布也就五兩多,便宜著呢!”
媳婦慈祥地看著兩個孩子,“都兩年多了,到了京城,就沒給娃換過新衣服,孩子跟著咱們啊,都受了委屈了!”
吳時來神色怪異,五官扭曲好一陣,突然長嘆一聲,跌跌撞撞到了書房,把門關死,悶坐在椅子上,足足坐到了三更,他才拿過奏摺,鄭重寫道:“奏請嘉獎開海有功之臣……”
第378章捧殺
俗話說一俊遮百醜,開海的銀子送到京城,對於捉襟見肘的君臣來說,簡直就是及時雨,是天降甘霖,龍顏大悅,誰也不敢冒著觸怒嘉靖的風險,隨便上書。
而且當大批質優價廉的東南商品送入京城,對於那些整日感嘆“長安不易居”的文官來說,絕對是天大的福音,就像唐毅搞得外城建設一樣,雖然和祖制不合,但是他們撈到了好處,一個個瞎子吃餃子,心裡有數。
哪怕有人想要標榜清高,不怕得罪唐毅,但是他們總不敢把同僚都得罪死吧,真到了那個地步,哪怕捱了廷杖,打死了都沒人給你收屍。
當然了,由於廉價商品的衝擊,京城的不少商鋪還是有些損失的,這些商鋪背後有不少達官顯貴,勳親貴戚,得罪他們麻煩也不少。
好在唐毅提前下功夫,他讓陸炳和朱希忠一起出面,聯絡這些人物,保證衝擊只是暫時的,並且答應和他們簽署供貨協議,另外唐毅還把天津錢莊的股份拿出了三成,雨露均霑,有錢大家賺。
這些大人物也不是傻子,店鋪之所以把東西賣得貴,也不是心黑,而是運輸成本太高,換言之,就是運河上下撈得太狠。
和唐毅合作,他們進貨成本下來了,出貨更多,獲利沒準還能增加呢!
再加上朱希忠和陸炳的面子,很快就政通人和,一團和氣。
要算起來,真正受損的就是運河幫,他們眼看著大量的貨物轉向海運,急得上躥下跳。恨不得把唐毅給剁了。但是他們也清楚自己的處境,唐毅把能擺平的都擺平了,剩下的就是他們而已。
如果這時候跳出來,光是京城的那幫言官就能噴死他們!
好啊,海運這麼便宜,你們以往撈了多少不義之財,還敢興風作浪,信不信讓你們把以往吃得都吐出來!
眼前就是一個大坑,運河幫的人只要智商是正數的都沒人敢跳,相反還要求著唐毅,那為什麼呢?
道理很簡單,唐毅在開海一個月之後,撰寫了一份長達五萬字的報告,其中詳細分析了天津港口的未來發展,唐毅大膽預言,天津在十年之內,將成為一個人口超過五十萬,連通南北經濟的中心。
以往天津三衛的軍事防衛建制已經不合時宜,唐毅提議重修天津城,將天津三衛的世兵歸併成天津營,採用募兵制,用來守衛城池,保護商貿交通。
其次設立天津府,選派文官管理天津事務,統籌港口商貿稅收。
最後,唐毅還提議修築京城和天津之間的直道,便捷物流,保證快馬一晝夜可以來往兩地,貨物最遲三天就能從天津運到京城。
這份報告送上去,就好像一顆巨石,扔進了水塘,激起蛙聲一片。
京師外城有多少油水,大家都一清二楚,如今又冒出一個規模相當的天津城,誰能不垂涎三尺!
至於設立天津府,那就要派遣一套文官體系,最起碼一個知府,一個同知,下面還轄著六七個縣,外加港口管理,一口氣要增加幾十個官員。
雖然品級都不高,可是別忘了,那可是在京師的眼皮子地下!
如果在天津幹出了成績,很快就會被京城注意到,平步青雲指日可待。
而且天津知府是典型的官小權大,每年守著上百萬的稅收,上千萬的物資,京師一兩百萬張嘴,都要指著天津。
毫不客氣地說,天津知府比起蘇杭知府還要威風八面,給個巡撫都不換!
還有最後一條,修直道,這要是別人提議,那沒得說,保證勞民傷財,可是唐毅畢竟不是凡人。
他提出了一整套堪稱完美的方案。
修築直道的經費由港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