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即便誠如張閣老所言,不會產生那些風險,一條鞭法也會產生問題。”
“什麼問題?”隆慶好奇道。
“按照張閣老的初衷,是從士紳大戶手裡徵收銀子,田多的,納銀就多,換句話說,兼併土地的成本增加,或許能抑制兼併。”
隆慶疑惑道:“這不是好事嗎?”
“陛下,金錢如水流,不往土地上流,就會轉向其他方向,最有可能的就是城市,就是工商。誠如是,則工商繁榮,可相應的城市和農村的距離就會拉大,一面是窮苦的農村,要負擔朝廷的賦稅,一面是興旺的城市,卻不需要繳納銀兩。這個不公平,豈不是比富戶巨室和普通百姓還要嚴重十倍不止!”
用更大的不公平,解決眼前的不公平,一條鞭法的確是問題重重。吳天成的這段話,等於是封喉一劍,不光是張居正大驚失色,包括高拱都沒法保持鎮定。
這兩位腦筋快速旋轉,想要駁斥,卻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倒是隆慶,他突然開口問道:“吳天成,按你的說法,是不是要徵收商稅?”
還沒等吳天成回答,這時候觀看的官吏都大驚失色,我的老天爺啊,一個清丈田畝就夠大傢伙受的,要是還徵收商稅,讓不讓人活了?
大家把怒火都對準了張居正,甚至包括高鬍子。
言官們跳得最兇,紛紛站出來有的說商人長途販運,朝不保夕,掙一點辛苦錢,不該納稅。還有人說商為末業,徵收商稅,本末倒置。
還有人乾脆攻擊張居正,說是他別出心裁,破壞祖宗成法,用心險惡,要嚴懲不貸……
眾人吵吵嚷嚷,亂成一團,弄得隆慶心煩意亂,求助似地看唐毅。
“諸公都靜一靜。”
唐毅黑著臉面對著滿朝官吏,“今日金殿論辯一條鞭法,為的是解決朝廷財政困局,諸公要是有可行辦法,只管提出來。如果沒有,就請你們都退下,不得擾亂金殿!”
以唐毅如今的地位,儼然首輔相仿,真的發怒,還沒誰不害怕。只好諾諾而退。隆慶臉色也很不好看,本來滿懷希望的一件事,竟然一下子落空了,戶部的虧空要怎麼辦,隆慶只想靜靜。
“退朝。”
大臣們紛紛行禮,滿懷心事下去,隆慶又補充一句,“唐師傅留下。”
唐毅壓根沒有邁步,他知道隆慶準要找自己,只好隨著太監,前往乾清宮,顯然君臣兩個要面談。
看著唐毅的背影,張居正五官猙獰,咬碎了牙齒,他首倡一條鞭法,竟然被三個無名小卒打敗,肯定是唐毅搗的鬼!
難道你是我張太嶽天生的剋星嗎?
高拱卻更多的在想著吳天成等人的話,果然很多東西不是坐在翰林院,靠著想象就能解決的,要是能和唐毅聊一聊,說不定就不會有今天之敗,出山第一炮就啞火了,高拱是憂心忡忡。
其他人員,有的喜,有的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一條鞭法要無疾而終了。
“陛下,臣以為一條鞭法的方向還是對的,其中的精華要保留。”
唐毅面對著隆慶,斟酌著說道:“簡化徵稅內容,擴大稅基,官紳一體納糧,的確能增加歲入,方便朝廷百姓。”
隆慶遲疑道:“唐師傅,那些弊端怎麼辦?”
唐毅笑道:“自然是想辦法,取其利,避其害了。陛下,臣這裡正好有幾個設想,想要向陛下啟奏,正好完善一條鞭法。”
……
從金殿上下來,吳天成、韓德旺、申時行三個名字,立刻響徹朝堂,高鬍子何等厲害,張居正可是有名的神童,竟然在他們的手裡吃癟,究竟他們三個有什麼了不起的?
經過總結,大傢伙發現了一個關鍵:唐學!
他們三位都是唐學的門徒,研究極深,原來弄懂唐學,就能所向睥睨啊,各個府邸,到處都是捧著唐學三書,用心苦讀的身影。
第920章羞愧的高鬍子
決定人們行為的不是崇高的道德,也不是聖人教化,而是生存的本能,一言以蔽之,趨利避害,追逐利益!
唐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唐學的基礎建立在正確的利益分析上。
金殿上的交鋒,清楚的展現出,哪怕以實學自居的高拱和張居正,依舊擺脫不了讀書人的浪漫情懷,他們或許是很不錯的幹吏,可是讓他們輔佐君王,宰執天下,還是欠著一些火候。
這是隆慶最直接的領悟,在感情上面,隆慶依舊重視高拱,可是身為帝王,想要中興社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