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部分

去年十一月因為內閣大臣劉鴻訓出事,從而引起來了的。

登基之後,第一次組建內閣,崇禎怕被人騙,怕大臣們結黨營私,所以獨出心裁,用枚卜的方式遴選閣臣。

當時逆案還沒有定,許多閹黨中人都還身居高位,來宗道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隨著逆案的進展,由於來宗道曾經是閹黨聖典《三朝要典》的副總編輯,而被東林黨人大肆攻擊,並於六月被罷免。

來宗道被罷免,周道登接替來宗道,成為了新的內閣輔,但周道登年紀既大,人又實在是太過昏聵,所以在內閣實際掌權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個閣臣劉鴻訓。

這一期間,劉鴻訓做事剛果斷,他罷斥了楊維垣、李恆茂、楊所修、孫之獬、阮大鋮等人。

在朝廷做官,體仁這樣不拉幫結派的人,極少極少,而劉鴻訓罷斥的這些人成分又很雜,他們各自都還有不少堅定的戰友堅守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

一開始,劉鴻訓深得崇的賞識,所以那些想把劉鴻訓整下去的人一時還奈何他不得,但沒想到,十月的時候,劉鴻訓卻載在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小事上。

九月的時候,惠安伯張慶臻被任命總督京營,但在皇帝給他的詔書中竟有“兼轄捕營”這樣的內容。按朝廷成例,總督京營不得兼轄巡捕軍,免得兵權過於集中。因此,上述的任命是嚴重違制的行為。

群眾的眼是雪亮的,何況還是那麼多別有用心的群眾。提督鄭其心立即向皇帝提出非議,認為這是不合適的。

自從州兵變的事兒生後,崇禎狂補老祖宗有關制衡方面的帝王術,對這方面的事兒特敏感,所以也就特生氣,立即要追究責任。

詔書自然是以皇帝的名義下的,但事實上卻由內閣預先起草好的,崇禎只是負責最後的審批。

崇禎雖然勤勉,學習極其刻苦,但皇帝總攬天下大事,日理萬機,像京營總督不能兼轄巡捕軍這樣的瑣事,還是不太清楚,所以也沒現問題,批了。

但對內閣及兵部而言,這樣的事就是大錯誤了。官已做到大學士這分上,就應該知道這些具體規定,絕不應該出錯。現在出了這樣的錯誤,說輕一點是疏忽,說重一點則是難以開口的大問題了,因為這涉及到京師的兵權。

處理的結果是一位叫田嘉壁的中書舍人,被逮捕下獄,罪名是妄改敕語。但這自然是冤枉,而且是天大的冤枉。田嘉壁縱有天大的膽子,也敢妄改這樣的檔案,而且中書舍人也只是負責謄寫,即使想改,恐怕也無從改起。

這裡面的事即便崇禎不清楚,但還有那麼多眼睛雪亮的群眾呢,他們是決不會讓田嘉壁蒙冤的。給事中李覺斯上疏說:“此事由兵部擬稿,再送內閣輔臣審定,中書舍人繕寫。因此僅處理中書舍人一人,不合情理內閣和兵部也應追究責任!”

崇禎的個性本就多,仔細一想,此言也有道理,便親自趕到便殿詢問那些內閣大學士,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沒曾想,大學士們個個都說不知道,崇禎不禁大怒,令廷臣劾奏。這樣一來廷就像炸開了鍋,熱鬧非凡。

李覺斯又立即上書劉鴻訓接受了惠安伯張慶臻的賄賂。御史吳玉也上疏說妄改敕書一事,是由劉鴻訓一手操縱的。

崇禎非常細心,他親自去查閱內閣的有關文書,現在兵部呈進內閣的揭帖原件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劉鴻訓的批語:“批西司房。”

這說明劉鴻訓是看過這份檔案的並明確批示把這份揭帖下到西司房(制敕房)去的。一現這個,崇禎立即下令內閣事情已十分明白,要內閣立即拿出處理意見來。

誰都清楚,這件事實質就是個失誤,而且失誤的環節還有很多個,現在皇帝要上綱上線,這顯然是小題大做這個時候,崇禎什麼也聽不進去下令:大學士劉鴻訓撤職削籍,謫戍代州。兵部尚書王在晉削籍惠安伯張慶臻因是世襲之臣,被停祿年以示處罰。

此案很有點糊塗賬的味道,劉鴻訓即使有罪,也不至於要被處罰到這種地步。崇禎一直想要在朝臣面前保持一副莫測高深的模樣,但在實際處理事情上,卻痕跡太重,很容易落在有心人的眼裡。

溫體仁正是這樣的有心人。

劉鴻訓走了,自然要有人替補上來,於是又一番龍爭虎鬥必然就要上演了。

這次不是枚卜,而是會推,大家推舉。處置劉鴻訓的第十天後,十一月初八,崇禎下令廷推閣臣。

結果,朝廷大臣推舉了吏部侍郎成基命、禮部右侍郎錢謙益以及鄭以偉、李騰芳、孫慎行、薛三省、盛以宏、羅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