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9部分

撫額頭,苦笑道:“伯救提醒的是,文長在漢中鎮守多年,為兄若是沒有足夠的理由,便帶兵前往,他心中難免會存有芥蒂。但若不去漢中,卻又該往何處?白帝,巴西,似乎都不理想。”

郭淮靠上前指點地圖,道:“以地理而言,確實漢中為優。只是魏將軍……”說到此處,頓了頓突然道:“弟有一策,必能使魏將軍興高采烈歡迎兄長入駐漢中。”李蘭聽得大喜,急切道:“可速道來。”郭淮雙目微閉,伸手捋了捋臉下的短鬚,片刻乃道:“魏將軍此番前來成都,所為何來?”

“自然是要勸我北伐。”李蘭話一出口,頓時省悟,道:“伯濟是要我答應出兵北伐,然後便可順理成章地帶兵進駐漢中?”郭淮聽著李蘭終於說到了自己設計的點子上,於是睜開眼睛,含笑道:“正是如此,這樣魏將軍不僅不會疑心兄長奪他兵權而排斥兄長,反而會極力幫助兄長處理一切轉移進兵事務。”

“不錯,不錯。”李蘭連連點頭,心中此刻已如明鏡一般,笑吟吟地看著郭淮,道:“伯濟費了如此多的心思,最終還是想要讓為兄出兵伐魏。”郭淮也知將話說明,以李蘭心思必然會明白,引兵離開成都,以及進駐漢中之事,不過都是自己向他下的一個套,此刻本李蘭揭破,急忙拜倒請罪,道:“小弟這點心思全不能瞞過兄長慧眼,還請兄長勿怪。”李蘭急忙伸手將其扶起,嘆息道:“此事關係重大,且容為兄再斟酌…”話音未落,就見魏延,桓易二人推門而入,一起跟著郭淮下拜,道:“請將軍不再猶豫,出兵北伐。”

第二百零八章

蜀漢建興四年秋,李蘭終於答應起兵北伐。當然並沒有召告天下,也沒有向皇帝劉禪上奏《出師表》,只是聲言還政皇帝,自己帶兵離開成都,進駐漢中。誠如郭淮私下與他商議一般,李蘭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權位,可以傲視朝堂,不受劉禪約束,多是因為軍中眾將的支援。既然魏延,桓易等將都有心北伐,李蘭若仍舊一意孤行,豈不寒了眾人之心。再者,呂容迫死皇后,李蘭與皇帝劉禪以及保皇派蔣琬等人的矛盾已經到了最大化,如果李蘭無心取而代之,就必須要想辦法化解,緩和這個矛盾。通常轉化國內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便是將矛盾轉移到國與國之間。而且蜀漢向以正統自居,斥曹魏為叛逆,李蘭只需要藉著高皇帝,光武帝,以及先皇昭烈帝的名頭,說自己是弔民伐罪,光復大漢江山社稷,蔣琬等人便再沒有反對的道理。

從李蘭本心而言,並不想與曹魏開戰,從孔明的六出祁山,再到姜維的九伐中原,蜀漢的國力實在是不能與曹魏相爭。當然李蘭現在比孔明,姜維更佔有些優勢,比如南方叛亂早幾年就被平定,比如荊襄還在蜀漢手中,比如司馬實質上已經不算曹魏的臣子,但是李蘭仍舊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機會可以取勝。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看到魏延,郭淮等人急切的求戰之心,李蘭也不得不點頭答應,以此穩固自己在蜀漢的地位。

郭淮先回了荊州,魏延也趕去漢中準備,桓易,張嶷等將忙著集合軍馬,蔣琬,費禕等官急著籌措錢糧。李蘭也將地圖掛在自己的臥室,整日整夜的思量北伐大計,他知道自己這一點頭不打緊,卻關係著成千上萬,乃至上十萬將士的性命。

經過半個多月的緊張籌備,李蘭終於告別了劉禪親自帶領的文武百官,選擇一個良辰吉時,帶著成都五萬大軍起程,開赴漢中。成都政事決於蔣琬等人,戍衛交付吳氏兄弟,李嚴仍鎮白帝城,但部下兵馬抽調大半隨李蘭入駐漢中。安漢將軍桓易,將軍張疑,天翼以及大將軍長史楊儀,參軍李豐等人隨軍而行。非止一日,軍馬便至雒城,李蘭下令大軍就在城中駐紮一日。是夜獨與呂容,攜關統,帶數員家將,備好祭禮,前往雒城西南山中,關鳳墓前祭奠。

當年李蘭從劉備入川,便是在此山之中與關鳳定情,雖然時隔多年,但故地重遊,往昔音容笑貌不禁迴盪於李蘭腦海,一切的一切都恍如昨日一般。李蘭知道關鳳與自己一樣,不喜歡奢華,是以當初使桓易建墓之時,便叮囑從簡。這幾年來,國中無事,每年李蘭都會抽些時間來掃祭三五回。只是此次前往漢中,諸將有心北伐,戰端一開,怕是再無閒時前來此地,是以李蘭特意途經雒城,再來關鳳墓前憑弔一番。

三柱青煙,數碟果品,李蘭依舊如最初失去關鳳時一般沉痛,只有關統已經可以不用人教,便自己跪下,哭著喊“娘”,才讓李蘭心中覺得幾絲慰藉。每當看著李蘭獨坐在關鳳墓前,沉吟不語,呂容既覺得欣慰,又覺得有些遺憾。所慰者,自己擁有的這個男人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