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0部分

引起的震盪更大,也因此就先緊著汪昱了。

知道這事的沒幾個人,眼前兩人都算是知情人士,也因此兩人說話還算比較通明,因為沒有利益牽扯。

汪昱笑著對他搖了搖頭:“到了我這個年歲,還在乎什麼人情世故?他們敬著我,我就受著,他們不敬我,也影響不了分毫,左不過就是有的會做表面功夫,有的人不屑做而已。”

“那你對那兩個怎麼看?”蔣博學猛不丁問了一句。

汪昱先是一愣,再是笑罵:“你這老東西方才還說別人,現在不也好奇上了,滾滾滾,這話老夫沒法回答,你等著看就是。”

蔣博學被罵了也不惱,只是對汪昱笑了笑,這兩個加起來歲數快有三甲子的老臣,步履蹣跚地相攜往內閣大堂走去。

明明背影也不是多挺拔威武,卻讓人不敢小覷。

第147章

魏王自打回京後; 就回歸戶部了。

不過這次倒是往上挪了挪; 以前是個六品的主事,如今升了個五品的郎中。

大周有十三省,戶部便有十三省的清吏司; 清吏司的堂官便是郎中,如今戶部多了個郎中,卻沒有確切的名頭,也不知建平帝是為何意。不過既然上面下了擢升令,下面就只管聽著就成。

因身無旁事; 魏王倒是輕閒起來。

輕閒下了的他雖還是按時去堂部點卯; 但卻不坐班; 空閒下來的時間就在府裡陪鳳笙和孩子們。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 私底下鳳笙卻並沒有覺得魏王輕閒,每日還是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在忙什麼。

不過她觀察了幾天,倒是發現他見了不少人,大多還是朝廷官員。

對於魏王在忙什麼事; 鳳笙並不是事無鉅細都會過問,也因此她的訊息都會落後他不少。尤其隨著魏王歸京,以往有什麼事左奕等人都會報給鳳笙,如今自然是報給魏王。

也因此等鳳笙知道新任首輔已經選出來了,正是戶部尚書季忠年,而空下來的那個位置,陳清華也沒坐上; 而是被工部侍郎紀春德拿下了,她才知道魏王背地裡幹了什麼事。

這真是人給我一刀,我捅別人十刀。

鳳笙想著陳清華信誓旦旦回京,本以為自己能成功入閣,卻被人給攪黃了,也不知對方心裡是什麼感受。

對於魏王是如何攪黃這事,她並沒有細問,還是之後她發現季府辦事,魏王府的內庫送了一份禮,走得是暗賬,才發現魏王府和季家有些牽扯。

一般高門大戶都有好幾個賬本,外院的賬後院的賬明賬暗賬,分幾處。以前魏王府的暗賬是德全管著的,鳳笙進門後,她沒有接下府裡的中饋,還是交由德全打點,不過魏王把暗賬交給她管了。

其實還是德全管著,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鳳笙都會看一看帳。

有些事情從明賬上看不出來,但從暗賬上卻是一清二楚。就好比魏王府和季府的關聯,外人是萬萬不知道的。

照這麼看事情也就明瞭,魏王定是聯合了季忠年擺了趙書傑一道,所以不光趙書傑沒坐上首輔的位置,還把陳清華的事給攪黃了。

事後鳳笙問魏王,事情差不多大概也就是這樣。

為何會說差不多大概?

因為魏王用的不是什麼光明手段,他也確實聯合了季忠年,還賣了季家一個好,那個填補了空缺的紀春德就是季忠年的人。

至於具體詳細,鳳笙也沒再細問。

魏王此人非君子非小人,他做事頗有一番不問手段只問結果的架勢,他既沒有主動說,又說不是什麼光明手段,就是沒必要說,鳳笙也就不問了,夫妻之間彼此還是要留一些空間。

不過鳳笙倒是挺疑惑,如此一來不是徹底和陳家鬧僵了。

魏王反問:“難道以前就沒鬧僵,要的就是鬧僵。”

鳳笙頓悟。

建平帝是知道麗皇貴妃和陳家的牽扯,之所以他以前會忌憚惠王,正是因為惠王背後有陳家。陳家底蘊深厚,家族中人才輩出,最關鍵是人聰明識進退,就是因為太聰明太識進退了,反而讓人更為忌憚。

為何同樣是外孫,建平帝卻不忌憚魏王,恰恰就是因為麗皇貴妃和陳家有不睦。

兩者之間有著不可調停的矛盾,麗皇貴妃對陳家從來也不假以顏色。

易地而處,如果魏王明知背後搞事是陳家,卻礙於還想和對方修復關係而心慈手軟,落到建平帝眼中會是什麼?

會是這個兒子也和陳家眉來眼去,也許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