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教授可沒功夫陪他玩。
教授反思歷次實驗失敗的教訓,得出結論:失敗的原因在於蠟漿,蠟漿不能與水融合,難以控制稀稠。
嘗試在蠟漿中新增各類動物、植物油以調和絹布掛蠟效果。
果然有效果,但仍達不到刻劃製版的要求。
……
夜晚,教授斜靠在榻上,反思著蠟絹製作工藝的缺陷。
敲門聲。
教授開啟房門,張仲景捧著一碗湯站在門外。
“穀梁先生,你為了張某的書稿付梓,費盡了心血,我熬了一碗安神湯水,穀梁先生喝了睡個好覺吧。”
“多謝張大師,您為天下蒼生著書立說,才是費盡心血,我做的這些小事不值一提。”
“唉,實在不行,此事就先緩一緩吧……”張仲景雖是這樣說,但臉上卻難掩失落神色。
“大師,您為了攻克傷寒頑症,輕言放棄了嗎?”
兩個人四隻手緊緊握到一起……
“走水了——!”街道上有人高喊,兩人立刻衝了出去。走水,古代“著火”的代稱,古人敬畏火,因此以五行克火之水來代替“著火”,以博好口彩。
原來是城裡小竹林起了火,火勢不大,待兩人趕到時,火已經被撲滅。
教授望著竹林裡騰起的青煙,不禁想到了小孔明,想到了小孔明在烏林磯竹林裡引發的那場小火災。
明兒在就好了,這個聰明的孩子也許能幫我想到好的辦法。教授十分思念小孔明。
突然,教授欣喜地叫了一聲,把周圍的人嚇了一跳。
教授想起了小孔明“放火”的原料——石油!
教授和張仲景說了自己的想法,張仲景思索了一會,雙手一擊:“張某常在周邊山上採集草藥,見過穀梁先生所說之物,咱們明早便去採取。”
喝了張仲景送來的安神湯水,這一覺果真睡得香甜。
天大亮了,教授才從甜美的睡夢中醒來,抻個懶腰,起身,開啟房門,卻見張仲景笑咪咪站在門外,手中提著一罐石油!
……
點火……
控溫……
新增石油……
刮塗蠟漿……
陰乾……
一張精美的蠟絹製作出來,教授小心翼翼地提筆在蠟絹上刻劃,沿著竹針筆的執行線路,縷縷細細的蠟絲順從地盤旋成完美的螺旋,竹針筆走過之處,露出乾淨的絹帛底層……
蠟絹研製成功了!
教授和張仲景緊緊擁抱在一起。
工具材料籌備齊全,下一步就是製版了。
教授將蠟絹蠟層一面向上,平整地鋪在“青石鋼板”上,用鎮紙壓好,提起竹針筆,凝神片刻,深呼一口氣,俯身在蠟絹刻畫出幾個大字。竹針筆劃去蠟層,露出絹帛,效果十分理想。
教授想全面檢驗一下蠟絹、石板和竹針筆效果,便隨手又在蠟絹上勾畫了幾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