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上的廂軍老人,重病或者殘疾喪失勞動力者,按照原月俸繼續領取,直到死亡為止。我統計過,這一部分佔廂軍總數不到一成。國家花錢養他們。一來體現仁政,二來,可以取得對廂軍改革的良好口碑。”

“很好,我完全同意。你接著說。”

第一個。計發 就得到了高詣滔的支援,讓杜文浩信心大增。說道:“對廂軍中的作院軍、壯城軍、橋道軍、船坊軍等軍種中的有技術的兵。只要年輕,都可以留任。整編成專業的工程兵、後勤兵和兵工廠工人。這是軍隊需要的兵種。我統計過,這些有技術的兵。大概佔廂軍的三成左右。也就是七萬人。在和平時期,這樣的規模已經夠用了。但是,在管理上不能再歸於地方衙門,否則又成了地方衙門差使的物件了。”

宋朝的廂軍是雙重領導,一方面聽從三衙的領導,另一方面,又服從所在地方的安撫使、經略使等“率臣”的領導。而這些率臣,一般都有州府的知府等行政長官兼任。廂軍受地方政府領導,自然避免不了被地方政府差使。

高活酒道:“有道理,你認為該如何管理?” “取消雙重領導,直屬朝廷,戰時根據需要統一調配,擔負運輸保障加固城防修路架橋等軍事輔助任務;非戰時,工程兵可以承包橋路房屋等工程建設賺錢,上交稅利。後勤兵平時可以從事回易,補貼軍用。但僅限於後勤兵,對於作戰部隊。嚴禁從事任何盈利性營生。”

“嗯,這個要分步驟按計劃進行吧?”

“是的,我所說的全部改革計刮,除非特別申明的,都是分步驟按計劃進行,先進行區域性試點,積累經驗,然後逐步推廣,力爭不出現社會面大的波動。”

高活酒點頭道:“我看可以。老病殘佔一成,技術兵佔三成,剩下的六成如行安置?”

“剩下的六成屬於轉業安置物件了。對於轉業的廂軍,可以聽其自願。有兩個。選擇,一種是由朝廷一次性出錢,將他軍齡全部買斷,他拿錢走人,自己愛幹什麼幹什麼去;第二種。是朝廷安置工作。”

“一次性買斷?怎麼買斷啊?”

杜文浩掰著指頭道:“對於軍一級高階將領,安置到朝廷各衙門供職。享受的月薪待遇不變。對指揮(營)級將官,按服役年限長短計算買斷軍齡費用,一次性買斷軍齡。另外,每月支付原月薪的七成作為生活費;對都一級將官,也按服役年限來計算買斷軍齡費用一次性買斷,不再享受每月生活費待遇。”

“嗯”高詣治沉吟片刻,說道:“我覺得這樣處理很好很合理,費用不算大,應該可以讓這些將官滿意,保證轉業的穩定。

那對廂軍士兵呢?”

第一第428章 軍人的地位

二文浩道!”廂軍十兵實行軍齡買斷和政策安胃相結制哪練川講行安置。軍齡買斷跟軍官一樣,按服役年限計算買斷費用,一次性買斷,以後朝廷不再管。政策安置可以有兩個去處。一個是開設大量的作坊,進行工業生產,廂軍中相當一部分人可以進入作坊成為工人,這些人不領軍餉,而按工作量領取工資。由作坊自行承擔。另一部分,解甲歸田,朝廷給予優惠政策。開荒種地,新開荒的地歸本人,若干年內免任何稅收,而且國家還可以給予貸款輔助

“貸款?”高涵治奇道。

“是,相當於青苗貸,由公私合營的公司負責貸款。將來,我們還可以開設銀行進行放貸,但這可以緩緩,等公司制度建立起來之後再說。”

“好的”高涵詣也不多問。以免扯開話題了,繼續剛才的問道:“我覺得你的計發 很新奇,也很合理,應該能夠執行,只是,我想知道,廂軍原先的工作,又有誰擔負?”

“這要先對廂軍的工作進行分析,剛才已經說了,廂軍中修築城池的壯城軍、修路築橋的橋道軍可以整編成工程兵部隊。而擔任運輸任務的裝發軍,改編為後勤部隊。對於製造武器的作院軍,則全部轉為兵工廠工人

“兵工廠?。

“就是黛器所。我專門視察過軍器所,裡面的狀況我覺得很不滿意。必須進行大的改革

“怎麼改?”

“首先要樹立對人才和知識的尊重,我朝對文人墨客的尊重已經相當高了。但是,缺乏對技術人才的足夠重視。比如在軍器所,我就親眼目睹了一個。高階技術人才慘遭鞭刑的奇怪情景。這位老人發明了一種弓弩,叫“神臂弓”比我軍目前使用的所有弓弩的射程耍遠得多,也要犀利的多,很輕易洞穿重灌鎧甲!可是,他卻因為替兵匠們爭取正常的福利待遇而被當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