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7部分

杜文浩簡直哭笑不的:“我傳授醫術也有錯了!這簡直是 ,!”

沈昇平道:“仕途就是這樣,打壓別人是經常的事,不過大人不必擔心,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如何補救?”杜文浩垂頭喪氣問。

“現在開始,與醫者會診疑難雜症是可以的。定點銷售麻*醉藥也可以繼續,但是,不要再開門召集培這樣大規模的授課了,培女官、穩婆是積功德的好事,但也不要用大量培刮的辦法,減小規模,低調進行。”

“好吧,培雖然賺錢不少,但也很累,既然會惹朝廷猜忌,那就不辦就是。

“嗯,大人的醫術皇上已經有很深的印象,皇上之所以授予大人提刑之職,就是看中大人破案的本事,所以,巡醫和提點刑獄兩者還是要分分輕重,以提點刑獄為主,以巡醫次之。集中在疑難病例和大人擅長的剖腹療傷術二者之上就可以了。”

“好,聽先生的!”

“上奏朝廷之事。大人無需擔心,老朽會及時上報的。”

“好,聽說這奏摺很關鍵,一切仰仗先生了。”

“這件事大人放心交給老朽就行了。”

杜文浩點點頭:“以前我提點刑獄也就做做樣子,把卷宗拿來翻看一下,說沒問題就完了。現在你來了,我也就放心了,咱們就從這靜江府樂平縣開始提點刑獄。”

“好的。”

杜文浩吩咐把龐雨琴等眾人都叫來了,給他們介紹了沈昇平。相兵見禮。接著,又把廖知府和張天寧叫來,介紹了自己的師爺。讓兩人派人將各自府縣的近兩年的刑案都調來複查,兩人急忙答應了,派專人去取了送來。

有了沈師爺,杜文浩頓時輕鬆了很多,楊堤風光迷人,他決定在這多呆幾天。

第二天,他帶著眾女出遊楊堤,廖知府和張知縣自然隨同陪遊。而沈師爺留下複查刑案。這一天玩得很開心,直到傍晚才回到竹樓。

沈師爺將一疊卷宗放在杜文浩面前,捋著白鬍須道:“大人,這幾件案子有些問題。或輕罪重判。或重罪輕判,或罰不當罪。老朽已經提出相應整改之策。請大人定奪。”

杜文浩拿過翻看了一遍,沈師爺的批語呈詞言簡意核,切中緊要。後面還附有宋刑統的相關規定。讓人一目瞭然。看完之後,覺得提出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恰到好處,當即點頭道:“很好,等一會將知府和知縣叫來,讓他們重審這些案子,作出改判。並將結果報我。”

“好的。”沈師爺將另一冊遞給杜文浩:“大人,這件案子涉及庸醫誤傷人罪。卑職於醫一道不甚了了,不知是否妥當,請大人細

杜文浩拿過結案呈詞。細細看了一遍。這案子是樂平縣初審,由於判決徒刑,上報靜江府核准的。

案情比較簡單。某女患病。氣逆,晚上睡不著,咳吐粘痰,舌質修,喉嚨幹,神智昏聵說胡話,別人說話也聽不見。求治樂平縣某醫館姓謝的大夫。謝大夫下方用藥治了一段時間,這女子突然病情加重,最後四肢抽搐而死。

女家是當地的大的主。把謝大夫告到了衙門。張知縣升堂傳訊謝大夫,這謝大夫到堂之後,說不清楚為什麼他的用方不僅治不好病,反而把人治死。張知縣認為他用方太過隨便,沒有仔細查清證象就亂下方治療,所以把人治死了,定為庸醫誤傷人罪,杖五十,徒五年。賠苦主燒埋銀二十兩。

卷宗材料很薄。訊問筆錄也很簡單,加上記錄的書記不懂醫,問得莫名其妙,記錄也有些想當然。所以杜文浩反覆看了幾遍。也沒看出個名堂來。

杜文浩問道:“你覺得這案子有什麼不對勁的卿”

沈昇平道:“《宋刑統》二十六卷《雜律》有云:“諸醫為人合藥及題疏、針刺、誤不如本方,殺人者,徒兩年半”此案既定庸醫誤殺人罪,處刑卻不依律為兩年半以內量刑。最主要的是,庸醫殺人罪者,是醫者合藥及題疏、針刺的時候,“誤不如本方”而此案究竟何證還不清楚,該用何方也不知道,所以老朽覺得,此案斷定“誤不如本方”似乎有些牽強。所以抽取出來,請大人審閱定奪。”

第363章虛熱證

一訕文浩沉吟片刻,吩咐派人將張知縣叫了來。把眾案卷唔舊四廠,問道:“案犯現在何處?”

張知縣道:“回稟大人。案犯還在鄙縣衙門牢房裡。尚未送往勞役。”

“那人派人把他押來。本官要複查此案。”

“是!”張知縣遲疑片刻。偷眼瞧了瞧杜文浩,“大人,這案子,,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