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部分

人家肯幫忙照管,已是看在方家的金面上,天大的人情了。

該文啟、自家這廂做的,自然更該做在前頭的。

何況還有大堂哥之前就交代過的那位清客和管事,還有衙門裡一眾典吏,這一干人等,都得誠心應酬。

秦連豹同秦連龍也早有準備,是帶足了銀子出的門。

可除了銀子開道外,秦連龍在一旁看得真真的,秦連豹秀才的身份,不管是高門大戶還是八字大門,不說吃得開,卻也是走得進的。

即能走得近,剩下的事兒,能各退一步,自然沒有不成的。

再沒甚的比親眼所見更加直觀的了,秦連龍如何不希望秦連豹能更進一步的。

何況他本就是闔家之中,對秦連豹最為看好的那一個。秦連豹而立之年重拾書本走上科舉之路,就是他頭一個提出,並一力主張的。

甚至於比之羅氏這個當妻子的,信心更甚。

畢竟作為羅氏而言,比起信心,她更擔心。

既擔心秦連豹鄉試不題,又擔心秦連豹奔波吃苦。

只能帶著茴香、花椒,加倍用心地給秦連豹打點下場所需的物什,儘量讓秦連豹出門在外,也能舒心。

畢竟這年頭,光連出個門,就跟搬個家也差不離兒了,就更別秦連豹還得在要甚的沒甚的簡陋貢院裡待足九天七夜了。

既是考試,自是不得帶書的,能帶進去的,也就一干與考試相關的考具了。

考籃仍是之前童試時由秦老爹親手打製的紫竹考籃,羅氏相信,這隻傾注了秦老爹心血的考籃陪著秦連豹順利透過了童試,也必會陪著他透過鄉試,甚至於會試的。

而考簾仍是前年羅氏精心繡制的魁星點斗紋樣的那副,上頭每一針每一線都寄託著她的期盼。

出梅之後,羅氏就將舊年清洗過後收攏在箱子裡的考籃、考簾拿出來又清洗晾曬。

六月下旬就開始打點筆墨紙硯,而除了一干文房外,還得準備一卷鋪蓋,裡頭包括三尺見方的小被小褥,以及數套用於替換的衣裳。

這都是羅氏帶著茴香同花椒,一針一線新納出來的。

然後還有便於煮食燒水、隨身攜帶的五更雞,以及飯碗茶盅、筷子湯勺、茶葉、銀霜炭、蠟燭、火摺子、手紙、油布等等物什。

尤其還得準備一套榔頭、釘子、繩索等的用具。

據說這是因為或許就得自個兒改裝甚至於修繕號舍的緣故。

花椒還是頭一次聽聞。

而秦連豹也是舊年院試途中,才在船上從方案首諸人那聽說了這則,又在省城現買了工具帶進貢院的。

到底方家科舉世家,就連方案首都很老練的拿了榔頭出來,演示給秦連豹同大堂哥看。

告訴他們,貢院同他們蓮溪的禮房並不一樣,雖說也是一律朝南的“牢監”式的號舍。

每間號舍亦是三面磚牆,一面為空。舍裡都有長約四尺的兩塊木板,號舍兩邊牆體還有上下兩道的磚託槽。

白天考試的時候,兩塊木板分置上下託槽上,搭出一副簡易桌椅,到了夜裡休息時,則要將上層的木板拆下來,與下層平拼成一張簡易的床鋪,考生就得蜷縮在這小小的床鋪上補眠。

這都得考生自個兒動手裝置,可因著號舍年久的緣故,難免老朽,不易拆卸,或者不穩不平。

遇到這種情況,自是需要工具來敲敲打打,儘量按著個人習慣或高低,裝置妥當的。

可也正因著號舍如此簡陋的緣故,偏偏又是這樣的時節,蚊蟲蛇蟻尤其多,用於驅散毒物的藥粉自是必不可少的。

這一番打點,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七月下旬。

羅氏盤算著日子,又開始給秦連豹打點起路菜來。

貢院裡頭並不供飯,除了八月半那天,蒙皇帝恩典,會賜些小菜月餅給考生食用,撫臺學官也有賞賜之外,其餘日子裡都得自給自足。

雖然飯食飲水都能由官府安排的“號軍”幫忙打點,比如說代為燒飯泡茶之類的。

可除了乾淨的飲水是由貢院預備外,米麵、乾糧、小菜都得自己備齊。

羅氏早在五月五之前就準備好了一摞蘆葉包,就是用蘆葉一層層粘起來可以用裝盛小菜的容器。

大熱天也能便宜儲存的瓜豉、菜鯗、魚醬、肉齏裝了四大包,由拿花椒同香葉用五彩棉線編成的鴨蛋絡子又兜上了二十來枚鹹鴨蛋。

這就是秦連豹考試期間的菜色了,待到起程之前,羅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