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旁的,而是要將上頭細細小小的絨毛一併褪乾淨,著實不易。
還有麼,就是自家做的,自是不及人家飯莊食肆,或是有傳世的手藝,或是手熟的工夫的。
饒是秦老孃喜歡圍著鍋頭灶尾轉,也常常只有秋風起的時候,才會給闔家做上這麼一兩回的鴨澆面。
而今兒,清燉鴨澆雖是蒸上了,大團的麵糰也一早就揉好了,麵條卻得現擀現切現下鍋才成的。
秦老孃同姚氏妯娌忙的團團轉,秦老爹同秦連虎兄弟就都過來幫忙。
擀麵的擀麵,切面的切面,各司其職。
花椒一干小字輩也未閒著。
與廚房相連的兩間打通了的飯廳裡,當地已是寬寬綽綽地擺了四張紮實厚重的八仙桌了,六哥幾個正在擺長凳。
香葉已經拿了抹布出來抹桌子,花椒也抱了四筒筷子出來,正爬在長凳上,依次把筷子筒一一推到桌子中央。
爬下長凳,花椒拍了拍手,牽著抹好了桌子的香葉又往廚房去。
而廚房裡,丁香燒火,很快水開,頭一鍋麵條已經下鍋了。
花椒瞧著,眼睛就是一亮,朝裡頭嚷了一句:“祖父,祖母,我們去叫大哥二姐他們過來吃麵啦!”
說著話兒的工夫,已是拖著香葉跑遠了。
裡頭一眾長輩們愣了愣,俱是哭笑不得。
正在燒火的丁香如何不知道花椒打的小心思,急的跳腳,哪知飯廳裡的小小子們一見花椒香葉跑了,也急急忙忙嚷了一聲,也跟著跑了出去。
花椒同香葉手挽手的一路小跑,聽著後頭越來越近的腳步聲,捂著小嘴樂個不住,一徑往西群房的房舍裡去。
之前盤算著切面煮麵且有一會兒,擔心這撥孩子在飯廳裡坐著不自在,秦老孃索**代大堂哥二堂哥三堂哥同茴香領著他們將行李搬回屋,略略熟悉一番,這心裡也能安穩一些。
哪知一進門,花椒就見方才要下跪磕頭的那個小小子正領著那撥孩子朝著大堂哥幾個不住地深深作揖,嘴裡還要謝道:“多謝少爺小姐為我們費心,也多謝老爺太太們……”
唬得茴香忙側身避開了,大堂哥三個亦是目瞪口呆,忙去扶他:“不用不用,我們之間,不用行這樣的大禮的。”
那小小子卻是道:“要的要的,這是應該的。”還道:“剛才那位老爺說了,頭得留到過年才能磕。等過年的時候,我們再給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磕頭,多磕幾個。”
大堂哥哭笑不得:“甚的老爺太太少爺小姐的,咱們家不興這樣的稱呼。”
站在花椒香葉身後的四堂哥五堂哥就不住地點頭:“甚的少爺小姐,你這都是打哪學來的?聽的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說著牽了花椒香葉進屋,四堂哥還道:“我們家又不是找下人,不是說好了麼,是收養你們,那我們往後就是兄弟了。”說著就搭了那個小小子的肩膀,指了指大堂哥二堂哥三堂哥:“這三位,肯定就是大哥二哥三哥了。”又指了茴香:“這也是姐姐,二姐,咱們還有個大姐,已經出門子了,過年再見吧!”
又問這個小小子:“你今年多大了,我估計你也得叫我們四哥五哥六哥。”又想到丁香,一點頭:“嗯,還有三姐。”
一連串的話,聽的那小小子一頭的霧水,身後的那一撥兒小孩有瞪圓了眼睛的,也有似懂非懂的。
大堂哥也是一扶腦袋,正要同他們解釋,東邊傳來杜氏喚他們吃飯的聲音。
只能把這事兒先放放,領了兩串兒小小子小丫頭過來飯廳。
麵條下鍋,沸水兩滾,就可以撈出瀝水裝碗了。
一碗鴨澆配上一碗陽春麵,同時上桌,再配上滷過的鴨頭、鴨爪、鴨什件,和幾碟子小菜,這就是闔家今天的夜飯了。
正雲裡霧裡頗有些不知所措的那撥孩子們被一路上向他們交代了一番稱呼的大堂哥領進飯廳,聞到撲鼻香味兒的同時,就看到了桌上的這份鴨澆面。
對於家裡的小字輩而言,這份饒是他們都難得一嘗的鴨澆面,自是人間美味。
每逢九月黃花鴨正肥的時候,也會惦記。
卻也僅僅如此罷了。
饒是花椒亦是如此。
可對這十一個孩子來說,從未聽過見過嘗過的這一份鴨澆面,就在第一口清澈見碗底的鴨湯下肚之後,讓他們落胃的同時,也定住了那顆惶惶不安的心。
雖然此刻的他們或許還不能明白這樣的變化,可這份記憶,卻會一直保留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