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竟會從秦連豹秦連龍的口中聽到這兩個字兒,自然精神一震。
可沒想到,秦連豹同秦連龍所說的“鄉紳”,貌似同花椒認知中的“鄉紳”,大不一樣。
所謂鄉紳,既是鄉間的紳士,也就是士大夫居鄉者。
算是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階層,基本上會有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科舉及第但未曾出仕的讀書人,還有一部分則是退休茴香或長期賦閒居鄉養病的中小官吏。
再擴大範圍,譬如落第計程車子,當地比較有學識的中小地主,還有一些宗族的元老……但凡對鄉間社會有影響力的人物,基本上都能算做“鄉紳”。
這些人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雖然其中也有人曾經掌稟過權印,但從整體而言,大概其都處在在野派的位置上……
☆、第四百七十六章 調查
在秦連豹還有秦連龍的認知中,或者說在普世的價值中,“鄉紳”二字,應當是個褒義詞。
由鄉間“士大夫”組成的這個“鄉紳”的群體,他們都有著高於普通老百姓的才學以及見識,甚至於還有曾經為官一方的閱歷以及廣闊的視野。在民間有著一定的聲望,在官場上還有著一定的人脈。
又因著這個群體從來與土地共生,世世代代守護著一方土地,就像莊稼一樣,把根深深地紮在了土地裡,他們對於土地都有著深刻的情感。對於尋常百姓的生活,也有著深刻的瞭解。
他們既可以充當自下而上的紳權、族權的代言人,將下情上達於官府甚至於朝廷,也可以扮演自上而下的皇權的執行人,將官府的意旨貫徹於鄉間,成為“皇帝無為而天下治”的鄉間治理模式的紐帶。
一方面充當鄉間百姓利益的保護人,一方面還要充當鄉間化傳承、民眾教化、法令宣揚的責任人,同時甚至於還要參與地方的教育以及地方的管理。
可以這樣說,鄉紳階層一旦鬆弛、分解,實行“雙軌政治”模式的傳統社會中的政治秩序,必將無序,甚至於崩塌。
就好像開啟了一扇大門,花椒這才意識到自己認知上的巨大偏差。
實事求是,鄉紳中當然有好人,甚至於就連黃世仁、周扒皮都是假典型。
但這貌似同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