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個根基。”

這個理論倒是很新穎,文武百官都很感興趣,陳昂眼前一亮,在這個問題上,陳光竟然還能有如此獨到的見解,實在是出乎意料。不過後來有個讀書人,把這一大段話給精簡成了六個字,他說,農是立國之本。

“這是第一部分,那接下來的兩個部分呢。”陳昂興趣盎然。

“第二,便是農業。兒臣以為,只要是種地的,都是農民,這毋庸置疑,但是卻不全是。”

“怎麼個不全是法?”

“農民,不僅僅是隻中五穀雜糧飽口腹之慾,也有種棉花的,還有種桑樹養蠶的,還有養家禽的,這都是農民啊。”

農民其實概念很大嘛,碼字為生的還被稱之為碼農呢。

“全國,十有八九的人口都是農民,他們從事的事情關係著我們的方方面面。農民的穩定,便是咱們大乾的穩定。”

“說得好。”陳昂聽到這裡,喜不自勝。

大臣甲:“原來如此,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太子殿下今天真是給老臣上了生動的一課。”

大臣乙:“老臣熟讀孔孟,沒想還比不上今天聽太子殿下說這兩句話,真是受益無窮。”

大臣丙:“精彩,太子殿下的論述實在是精彩至極,兩句話便簡明扼要點出了什麼是農……”

大臣丁:“……”

陳光自己都聽不下去了,這馬屁也拍得太露骨了一些。他假咳一聲,等現場安靜下來,他才接著說道:“剛才說了,農業和農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是我覺得大家都很容易忽略的問題,那就是農村。”

“農村?這話怎麼說?”

“農村當然就是農民居住的地方,大家都知道,農耕文明的興起,跟大家種植莊稼和馴養家禽是同步的,也就是說,大家都不再需要長途跋涉去尋找食物,而是可以依靠自己的種植和收穫來生存下去,這個時候,大家可以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安家落戶,隨著人數的增多,也就有了農村,後來有了城市,這是一個很清晰的脈絡,也是一個簡單的因果關係。”

“這三點,聯絡起來,就是人們從遷徙覓食到固定培育糧食,形成農村,農村大了之後種地的人就更多了,種地多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農業。這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而且這個發展說明,就算是大家認為最穩定的農業都在發展,那麼其他的行業從衍生到發展,也就不難理解了。兒臣把這些全部概括起來,稱之為三/農問題。解決協調好了三/農問題,這個根基就穩了,只要根基穩了,其他的事情做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所謂民不賤農則國家不怠,兒臣以為,不過如此。”

這句話出自於商鞅寫的《商君書》,原話是:民不賤農,則勉農而不偷。國家不殆,勉農而不偷,則草必墾矣。

陳光還想說一下什麼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之類小平爺爺那篇《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裡面的東西,隨後想想這裡面很多東西在現在來說簡直大逆不道,為了自己的腦袋和太子之位還是算了,不說了。

不過僅僅是把這個三/農問題的毛皮拿出來一說,對於這些至少落後一千五百年的古代人來說,那已經算是驚世之語了。

直播間裡。

“我擦勒,一不留神又讓主播裝了一個漂亮的逼。”

“套路,全都是套路,媽媽,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

“這個逼裝得可以,我為你轉身。”

陳光卻是不理會直播間,畢竟現在是上朝的時候,不能夠走神,要是待會兒說錯了話,那可就日了哈士奇了。

而他這個所謂三/農問題,引得陳昂止不住的稱讚,甚至於讓旁邊的史官記錄下來。這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了。

陳昂當初只是有感而發問了一句,卻沒想到陳光能說出這樣一番讓人眼前一亮的話來。他覺得手中的奏摺在這番話面前都已經變得無關緊要了,但是畢竟已經開了頭,總要繼續下去,相反他也很想聽一聽,陳光關於這份奏摺裡面所說的事情的見解。

“有人彈劾說,太子蠱惑民眾,不事農桑,動搖國家根本,朕想問問太子,你怎麼看?”(未完待續。)

第五十二章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2)

“父皇,這絕對是子虛烏有,這是陷害啊。”陳光嚇了一跳,趕緊澄清。

這神特麼……什麼叫蠱惑民眾?誰給的摺子,你出來,老子絕對不打死你。

這個時候可絕對不能做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