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7部分

立異,以求能透過這些“奇技淫巧”來迅速縮短同英法列強的海航差距。在經歷了並不成功的“重疊炮塔”的奇葩嘗試之後,美國人終於在全重型火炮這一理念中賭到了一次成功的機遇。

當義大利設計師庫尼貝迪於1903年提出了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設想之後,便迅速在一心求變、不受傳統思維束縛的美國海軍中流行開來。國會於1905年批准了新開工2艘裝備全重炮戰列艦的資金預算。而在該艦的設計上,遠離歐洲大陸閉門造車的約翰牛仔們也有令人稱道的閃光點。美國早期前無畏那一二級主炮塔高低重疊的佈局雖然是不成功的設計,以至於後來建造的戰艦又恢復到了正常的佈局,但透過這一段嘗試,卻讓美國海軍得到了炮口風暴並不會對其下的主炮塔造成損傷的寶貴的實踐經驗。基於這一經驗,美國人在他們新開工的“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上大膽採用了揹負式主炮。其4座雙聯裝305毫米l45重炮沿中軸線以前2後2揹負式佈置,絕對是價效比優於無畏的設計!

本來美國人還在對自己建造的全新艦艇是否會慘遭交學費的命運而心懷忐忑的時候。英德兩國那以狂雷閃電般的態勢進行的無畏艦競賽徹底打消了美國人心中的顧慮。現在他們只恨自己當初的步子為什麼不跨得大一點:採用往復式蒸汽機的南卡羅來納級為了保證火力和裝甲,航速只有18。5節,而德國人在幾年前就開始進口美國自家公司生產的柯蒂斯型蒸汽輪機作為他們戰艦的主機動力了!在英德兩國大量開工無畏艦的刺激下,美國國會也順利透過了次一輪的造艦計劃:2艘裝備10門305毫米重炮,水線裝甲厚達279毫米,航速提升到21節的新銳戰艦將在1907年開工建造,她將具備無畏艦所擁有的一切品質。

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自然也更是受到了其餘歐洲列強的絕對重視。

作為德國唯一能夠信賴其忠誠度、不用擔心其會叛變投敵的盟友,奧匈得到了德國的絕對支援。他們不僅早就從清英那裡撈取了一份無畏艦的詳細設計方案,更收到了德國海軍透過大量打廢炮管而得到的實測資料,深刻領會到了全重型火炮戰艦將會在海戰中擁有多麼巨大的遠距離命中優勢。升任海軍總參謀長的豪斯中將,在這個二元君主國魚龍混雜的奇特議會里慷慨陳詞,向大量對海軍完全不感興趣的匈牙利議員們竭力宣揚海軍的重要性、以及發展海軍將會對整個帝國帶來極其豐厚的利益。

在此前的海軍發展中嚐到了甜頭的工業巨頭、和對海軍始終不渝地支援的皇儲斐迪南大公的雙重推動下,維也納和布達佩斯勉強透過了海軍在今後3年時間裡新建3艘無畏型戰列艦的方案。然而在預算問題上,一直蝸居中歐腹地的匈牙利人對這些離他們天遠地遠、卻能大量燒錢的海軍戰艦沒有任何的放鬆,這使得奧匈無畏艦的設計建造受到了極大的掣肘。萬般無奈之下,奧匈軍方只能對清英留下的那份設計圖紙加以削砍:主炮數量從9門變成8門、設計航速降低到20節、主裝甲厚度也砍到了280毫米。完成瘦身後的奧匈初代無畏艦,標準排水量跌至16200噸,其價格總算是堪堪滿足了國會所撥出的款額。

奧匈的無畏艦計劃無疑刺激到了地中海傳統強國義大利。雖然義大利和奧匈都是在德國框架下的三國同盟中的一員,按理說不應該有什麼爭鬥,但在自從義大利獨立戰爭之日起就鬥爭不斷、迄今仍有領土爭端的兩國,彼此之間顯然都把對方當做自己的假想敵要更多於看做是自己的盟友。接到奧匈啟動無畏艦建造計劃之後,義大利人震驚地發現,由於自己在海軍發展上的遲鈍和憊懶,竟使得此前一直被自己完全壓制的奧匈艦隊在新銳艦艇上已然有了超過自己的實力!6艘哈布斯堡級戰列艦如同矮人戰士一般沉厚精悍,義大利現有的主力艦隊完全不能在它們面前佔得便宜;如果再加上這種新型全重炮戰艦,那麼在地中海敬陪末座的可就是義大利自己了!

唯恐重蹈40年前利薩海戰覆轍的義大利海軍迅速開始行動起來,4艘埃琳娜女王級戰列艦的舾裝工程被大大加快,無畏艦的設計也列入了他們的頭等重要的工作當中。為了對奧匈建造中的無畏艦形成壓倒性優勢,義大利計劃中的無畏艦將裝備12門305毫米艦炮,並擁有22節以上的航速。從鐵甲艦時代以來就一直領跑世界造艦水平的義大利海軍,對這艘新型戰列艦能夠成功建造信心十足;名義上互為盟友的兩個國家開始暗中互相較勁,在小小的亞得里亞海掀起了一股別樣的競爭風波。

而奧匈和義大利的海軍擴充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法國。根據英法協約中所達成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