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戰兩年之後便疲態盡顯;布林什維克控制下的區域中農民抗糧暴動不斷,工人也因更甚於歐洲大戰時節的飢餓和勞累而罷工頻頻,即便是契卡的大規模血腥鎮壓,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事件。而白衛軍所盤踞的區域同樣是盜賊蜂起,民眾苦不堪言,原本就是近乎一盤散沙的白軍內部也因日益惡化的局勢而相互攻訐,圖謀將對方搞下權力的核心舞臺。1914年末雙方意圖一統全俄的雄心壯志,現在都在嚴峻的現實面前變得不復存在:相比於將對方勢力撲滅。先將己方穩定下來才是正途!
在迫切的現實需要下,原本不死不休的紅白兩方便終於在1920年坐到了談判桌前來了。雙方以各自的實際控制區為界暫時達成停火。之後的事情再另行商談。由於德國對白衛軍的大力支援,使得這一位面中的後者在對紅色布林什維克的國內戰爭中存活了下來,並將對方的統治控制在了斯摩稜斯克以東、沃羅涅什以北、和烏拉爾山以西的區域。西伯利亞國仍舊掌控著近13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頓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則在南方有所擴充套件:雖然蘇俄內部有一批堪稱當世之俊傑的人才,但他們卻仍舊無法實現客觀實力的逆轉!
俄國的這一分裂情形,對於德國而言幾乎是最理想的局面。因為這個國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