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儲埃特爾的手中收回屬於自己的全部權力,而是將包括經濟、交通、殖民地、以及東歐佔領區的相關事務,都繼續委任對方辦理,自己僅保留在內政、外交、司法、和國防上的主導權。德國中樞第一次出現了權力分散的情形。儘管核心部門的控制權仍舊掌握在皇帝的手裡,但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威廉已經是在為自己的繼承人接班奠定根基了。
對於威廉的這一決定,外界表示出的猜疑和驚異更甚於此前他的突然患病:因為即便是到了1916年初,皇帝也才不過57歲,而這正是一名君主最年富力強的鼎盛時節。相比之下,剛過而立之年的皇儲在主導國家事務上。無疑顯得稚嫩了一些。然而威廉的態度卻是非常的明確。自己的繼承者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能力。足可在帝國事務中為他分憂;自己御極之初的年齡也未滿三旬,而對方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會比自己當年做得更加出色。
眼見皇帝對自己的嫡嗣如此倚重,群臣便也不再在這件事情上過多反對,而是接受了他的這一決定。原本只對皇帝負責的首相開始頻繁出入清英的辦公所,帶來不斷堆積的案牘文書。在略微的驚訝之後,清英也接過了這些事務,並努力將自己的設想規劃逐步付諸實施: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對新佔領區的控制,都是德國未來成為能與美國抗衡的世界一極的關鍵基石!
讓清英感到振奮的是。當今的德國又迎來了一個經濟和工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時節。隨著大量殖民地和東歐佔領區的領土獲取,德國在本土之外的市場需求量陡然暴增;在光芒耀眼的馬克誘惑下,德國原本就已臻臨世界第二位的強大工業,登時便如同投入火星的油桶一般轟然綻爆開了。而與戰前所蓬勃發展的軍事重工業不同,德國的輕工業卻是在這場擴大生產的澎湃浪潮中昂立潮頭:無論是除了力氣之外再無可賣的黑叔叔,還是在對俄戰爭中飽受炮火蹂躪的東歐佔領區,其民眾所急需的顯然不是槍炮彈藥,而是在生活消費中所必需的各種商貨。
這一外在條件無疑極大地改善了德國當前的工業組成。此前,由於俾斯麥所主導的歐洲體系在19世紀末期的全面崩潰,使得國際形勢驟然惡化的德國不得不將大量精力都投入到國防工業上去;而這一選擇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便是德國民眾口袋中的錢財數量遠不能符合其實際的工業能力。
在大戰爆發之前的1912年,德國的鋼產量高達1730萬噸。比英法俄三國的總和還要多出10%,其發電量和煤炭產量也遙遙領跑於歐洲各國;然而在國民總收入上,他們卻遠沒有重工業這般霸氣側漏的華麗資料。德國1912年的國民收入不過26億英鎊,較英國22。5億英鎊的資料並無明顯優勢,這還是在本位面中較歷史同期有相當程度加強的成績。如果算人均收入的話,德國民眾更是隻能平攤到不足39英鎊,而英國民眾的這一資料卻能超過50英鎊,多寡高下已然立判。
即便是在重工業上已經被德國遠遠拋開的法國,其在戰前的國民收入也能達到12億英鎊之多,而這也正是法國敢於同夙敵叫板的底氣所在。而相較於國民總收入高達76。3億英鎊、人均也有79英鎊的燈塔國,德國則更是相形見絀!這其中不成比例的差距一部分是因為金融,另一部分則無疑是輕工業使然了。
雖然輕工業不能在戰爭中盡數轉化為軍備所用,但它卻直接關係到政府財政收入的多少;而由於基本的經濟原理,錢顯然是一個國家在和平時期最核心的力量源泉。只有有了錢,耗資巨大的重工業才有能力建立起來,並得到更為廣泛和深入的發展。輕工業從來都是重工業賴以存在的承載體,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同樣是其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有鑑於此,清英便藉助這一在國際壓力和市場需求上都前所未有的機遇,在執掌經濟大權的情況下大力扶持這一勢力,以求從根本上消除德國自立國之初便出現的工業頭重腳輕的不利局面。
短短數月間,德國的輕工業產值就迎來了井噴式的增長;透過從造船廠大批下水的商船、和已經得到修復的東方鐵路,這些輕工業產品便從德國本土銷往遍及世界的各處佔領區。而在國營壟斷和貿易剪刀差的作用下,遠遠高於其本身價值的橡膠、咖啡、菸草、棉花等基礎原材料隨之進入德國本土,這無疑使得德國的經濟形勢出現了一個此前所從未有過的良性格局。
與此同時,帝國主義經濟模式也第一次在德國的身上建立了起來。由於這些原材料是從殖民地以極低的價格虜獲而來,德國企業的生產成本無疑較從前有了極大幅度的降低;而一旦這些商品投放到世界市場,其所產生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