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落戶,按說應該就近選址。不過,東山故地也是不遠,又是先祖所傳,族中多有建議,將寶樹堂建於東山之上,以緬懷祖先……”
這個典故劉同壽也是知道的,舊時王謝堂前燕的詩句,憑弔的就是王謝兩家權傾東晉王朝的風光。而謝家的巔峰時期,正是謝安、謝玄的時代。晉書中記載:謝安少年既有名聲,屢次徵辟皆不就,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官至中書令、司徒。
東山再起的成語,也正是由此而來,後世的官員也從中領悟出了一個做官,做大官的套路,那就是養望。在野養名望,不做事,就誰都挑不出毛病,再有人幫忙推波助瀾,復出之時自是一鳴驚人。
典故中的東山到底在哪裡,在後世也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在這個時代,自居會稽謝家之後的餘姚謝家,卻是認定了上虞東山。
楊超總結道:“所以,恢復國慶寺寺田,重建宗祠的提議,就被擺上了日程,當日九戒和尚上狀紙,未嘗不是謝家在背後指點呢。”
劉同壽點點頭。
“有老神仙在,馮大人應該不會再做些什麼,但柴家就不一定了。他家是撈偏門起家的,專好用些見不得光的手段,用嫁女的手段,依附謝家之後,更是變本加厲,從來不畏天地鬼神,就是一幫亡命徒!”
楊超鄭重提醒道:“衙門若退,柴家必定出手,小仙師,您可千萬要小心在意啊!”
官二代加惡霸?果然是強拆的標準配置,要怎麼辦呢?劉同壽陷入了沉思。
————
謝家徵地的理由很奇葩,不過現實比小說更神奇,歷史上是確有其事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關鍵字‘謝丕’查知詳情。;
第10章 拼了
送走楊超的時候,已經是入夜時分了。
一輪明月高懸在天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