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為缺憾,因為這根本就不重要。

這本後商書,與其說是史書,還不如說是宗教史,而且是專為拍馬屁所撰寫的。饒是清流們的準備如何充分。一時間也是應對不暇,根本沒人想到,史書還能這麼寫。

“啟稟陛下,書中所述,雖然情理上可以說得通,然則,其中捕風捉影的內容是不是太多了?於史家而言,孤證已是不足為憑,這後商書的大半內容,連孤證都談不上,只是……”夏言謹慎的斟酌著詞句,試圖先將此書從正史範疇給排除出去。

初衷,他已經完全顧不得了,此書若被列為正史,他和在場的所有人,就成了儒家的恥辱,後世的笑柄了。利用此書,劉同壽先是拍了皇帝的馬屁,順手又在儒家的臉上扇了一巴掌,不阻止怎麼行?

“夏大人言之差異……”劉同壽的準備可比夏言充分多了,他早就預計到,別人會從何處質疑他,並相應的準備好了說辭。

“古人云:以史為鑑,可知興替,歷史,就是讓人總結經驗教訓的。商王朝開拓進取,武功一時無兩,何以滅亡?只因為君王多納了幾位嬪妃?多蓋了幾座宮殿,多花了點錢改善生活?可能麼?當然不可能,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帝辛的不虔誠,觸怒了上天。”

朝臣可能還沒反應過來,劉同壽卻心知肚明,嘉靖讓眾人商議討論,一方面是想借機給後商書定性,肯定其核心思想;另外,他也存有疑慮,想將紂王英明神武的內容做些刪減。

劉同壽當然不能完全遂了嘉靖的心意,這事兒牽涉眾多,必須得按照他的設想來。

“其中的大事,都有經典可做旁證,小事考據不明,卻都是些旁枝末節,僅僅是為了更詳細的說明而已。夏大人若是想反駁,那就得舉證駁斥之,若不能駁,修史這等大事,又豈能因你一言而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