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不能落在一個人身上。”老十六得意起來。

“大哥,老二眼見著不行了,可眼前的難關要怎麼辦?”

老大微微一笑,從容說道:“放心,東山出事的時候,我就已經給京城去了信,告訴爺爺發生了什麼,以及老二的應對,還有其中的風險,看時日,回信也差不多到了,爺爺自會有計較。”

“大哥真有先見之明,想維持住局面,還得靠大哥這樣老成持重的人掌舵才行,太冒進了,是要吃虧的。”

“就是如此。”

“說的沒錯。”

贏得了一片讚譽聲,謝老大笑得分外得意,其實他不是有先見之明。只是既然和老二爭位置,而老二又掌握了話事權,那當然是老二做什麼,他就反對什麼才行,這次總是算賭中了。

接下來,就看京城那邊了。只要爺爺出手,擺平一個小道士還不容易?只要搞定小道士,自己就能完成老二未盡的事,順帶著將長房徹底踩在腳下!

說起來,那小道士可是幫了不少忙呢,為了表示感謝,本公子會給你個痛快的,哈哈。透過密集的雨幕,謝大公子彷彿看到了美好的將來。

第43章 聲望

上虞和餘姚相距不過百里,氣候自然也差不多。

曹娥江比姚江更寬廣,水量也更足,因此發威的更早一些。縣城周邊,一片汪洋,大有水漫金山之勢,縣城都如此,沿江,沿海的那些村鎮就更不用說了。災情之重,甚至還要超過餘姚,但此間的氣氛卻全然不同。

搶收的號召,是劉同壽透過縣衙推廣出去的,有衙門的配合,加上他本身的聲望,參與率極高。即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雨停之後,停止了搶收,甚至跑到東山去興師問罪,但之前的工作畢竟已經做完了。

如東山鎮這樣由始至終都沒有動搖的地方,甚至在大雨來臨之前,便已經全面完成了搶收,連收穫的稻穀都得到了妥善的保管。雖然東山鎮由於毗鄰曹娥江,各家各戶的院子都變成了池塘,但束之高閣的穀物卻絲毫都沒有受潮。

東山百姓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他們感天謝地,讓紫陽觀出了位老神仙,又賜下了小仙師;他們慶幸自己在關鍵的時刻沒有動搖,一直緊緊的團結在小仙師身旁,打跑了惡霸,保住了莊稼;更讓他們自豪不已的,是在小仙師指導下建立的那個共濟社。

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個組織,他們才能在短時間內,充分的動員起足夠的勞動力進行搶收,並且順利的完成了這一工作。

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感受到了美好和幸福,尤其是將自身的境況,與周圍進行對比的時候。

上虞其他地方的搶收情況,基本上是按各自距離東山的遠近來分佈的,離東山越近的地方,信徒就越多,搶收的情況就越好,遠的地方則反之。

縣城則是喜憂各半,這裡的富戶比較多,相當一部分人的心態和餘姚的那些大戶相似,受到了謝家影響,因此沒有參與。另一部分則是受了董家的影響,將信將疑的加入了搶收行列。

董家其實也是硬著頭皮上的,因為他們的命運跟小道士已經綁在一起了,這種重要關頭當然不能洩氣,沒有劉同壽頂在前面,他們哪裡抗得住謝家?

在雨停那幾天,董老爺沒少捱罵,他家門前,跟眼下的謝府很有幾分相似,冷嘲熱諷著看笑話的人就更多了。

當時他只覺腸子都悔青了,沒少在家裡罵人,罵的物件麼,據內宅的丫鬟們說,老爺罵人的時候,除了天和地之外,還經常會出現‘雜毛’這個字眼。

不過,隨著天氣越來越惡劣,董老爺的心情卻完完全全的來了個大轉變,昨夜下了一夜雨,他在祖祠裡面呆了半夜,祭祀產生的青煙,在大雨中都依稀可見。

第二天一大早,陸續就有人登門了,這一次,來的人比前兩天更多,目的和態度也同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多虧了董老弟,要不是有董老弟的提點,我那兩百畝水田,恐怕就要顆粒無收了,董老弟的大恩,幾同再造啊!”說話的是個乾瘦的老頭,別看他此時滿臉笑容,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前兩天罵得最兇,最刻薄的也是他。

“董兄,日前小弟一時糊塗,多有得罪,您大人大量,千萬要海涵啊。”周老頭年紀擺在那裡,實在拉不下臉道歉,比董老爺年紀小的那些就無所謂了。

“董賢弟,悔不該聽信餘姚的流言,轉錯了念頭啊,你當日提點於愚兄,我竟然還惡言相向,簡直如中山之狼一般,愚兄慚愧之極,幾無顏面再見賢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