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海見儀華緊張了起來,想起朱棣臨走時的交代,他反而冷靜了下來,心裡自我建設著,也許不是那麼回事,是自己小題大作了也不一定,外面的人還等著他應付去!一想之下,陳德海舒展了眉心,道:“不是王爺派的人,是皇上聽說您身子不好,派了擅長婦人之症的太醫過來,為王妃看診。”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
陳德海掃了一眼眾人臉上驚喜之色,幾不可見的蹙了蹙眉,臉上卻露出與他們一樣的表情,堆了笑道:“這是皇上對王爺、王妃的隆恩!王妃您先收拾一下,小的這先去引徐三公子和諸位太醫入府。”
儀華點點頭,讓陳德海先去,心裡卻疑惑重重。雖是皇恩晃盪,可這皇恩延伸的太遠了些,竟讓太醫行數千裡的路,只因她身子不好?或者是因朱棣獻計有功,所以才對她格外照顧?還有徐增壽又怎麼和他們一起來了……?
一時間,無數個念頭在儀華腦中閃過,她卻抓不住其中一個,索性也不再想下去,只讓阿秋、盼夏為她梳妝、換衣。
另一邊聽聞京師應天來人了,東西三所的眾妃妾們都以為是帶來了朱棣的訊息,忙換上披風、拿了手爐、帶了侍人就往儀華的宮裡趕來。而同一時,陳德海安排了隨行的十幾名衛護在王府前院住下,就引了徐增壽與那些太醫到了王府後院。
不過一會兒,儀華宮內的正殿裡面,已是烏壓壓的一屋子人。
儀華重新梳妝後,與郭軟玉來到正殿,就見殿裡一邊坐著王蓉兒、李映紅,下面陪立著妾室然氏與三名朝鮮女子。一邊站著七名面生的男子,其中三人都四五十歲的樣子,面上留著鬍鬚;另外立著的四人,他們年齡不等,但有兩人身上揹著醫藥箱,且面上光滑白皙;這便知前面三人是太醫、後面四人是宮監。
但一殿的人中,為何少了徐增壽?
儀華掃了一眼殿內,還沒詢問出口,一旁摻扶著她的李進忠便已說了。原來徐增壽剛走到正殿門口,便覺脂粉暖香撲鼻,錦簾低垂逶迤。侍人掀起一角門簾時,他正覺殿內琉璃華彩,就見幾張雪白的面孔,在那向門口處張望。當下,他也不敢多看,忙調開了頭。陳德海一見明白過來,忙讓一小內侍領了他去偏殿等候。
說話的時候,儀華、郭軟玉已按主次分別落座。
眾人見了儀華,紛紛立身行禮。
儀華頷首受了禮,又顧及他們是朱元璋派來的,自然要高看上幾分,便立馬請了三位太醫落座,又讓迎春給他們上了茶水,正要同他們說些什麼時,卻被李映紅先聲奪人道:“王妃,他們從千里之外的應天來,您問問可是帶了王爺的訊息?”
儀華微擰了一下眉頭,望向李映紅道:“郭氏,王爺若有訊息定會告知,你耐心等待就可。”聲音依舊溫和。
又是等!她已經過了雙十年華了,還有多少青春歲月去等?想起今年惶惶不安的三月等待,以及朱棣這一年對後院的冷淡,李映紅如踩了尾巴貓,幾乎要一下子乍起來了,卻感手腕讓人死勁的壓住,隨即就聽郭軟玉在耳畔低聲說道:“這一年下來,你的性子還沒磨平嗎?!”
李映紅一怔,望了眼似無事人般的王蓉兒,又看了一眼即將臨盆的儀華,她僵硬的轉回頭,便看見郭軟玉猶帶幾分嚴厲的目光。這一眼,使她不由恍惚了一下,一向性情溫和的郭軟玉,是何時也有了這種迫人的眼神?還是物是人非,周圍的一切都變化了……
儀華見李映紅低頭未語,這才又看向三位太醫,客氣道:“諸位太醫是奉皇命而來,不知皇上可以旨意示下?”
這三名太醫,皆穿著一襲青色長袍,其中兩人身材清瘦,下頜留著三縷鬍鬚,頗有幾分清貴氣。另一名比前兩位略胖些,胖胖的臉上蓄著,很有精神的樣子。
聽到儀華的問話,前面兩名清貴氣的太醫對看一眼,一人回道:“皇上的旨意,就是讓微臣等人給王妃看診,以確保王妃身體康體,平安生產。”說著,看了一眼對面坐著的王蓉兒幾人,低頭道:“微臣等人上路之前,並未與燕王殿下遇見,也未得到任何關於燕王殿下的訊息。”
對方說的如此直白,明顯她來之前,已讓人問過這他們。
儀華思忖著,就聽那蓄一撮短鬚的插口道:“微臣見王妃面色雖紅潤,但不知王妃脈象如何,所以還請王妃現在移駕安靜之所,以讓臣等靜心為您看脈。”這話說完,另兩名太醫都看了他一眼,心想無故被拖延了許多時間,便也同意了他的話。
儀華卻聽得詫異不解,不過看脈何須如此趕時,轉念又想朱元璋行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