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部分

繃思赴偃順隼礎�

挖陷井的工具並不缺乏,突擊營計程車兵每人的揹包中都有一柄摺疊式的工兵鍬,是由羅毅設計,請軍火商史密斯在美國定製的,十分鋒利。江邊的難民中有一些人自己也帶了一些工具,正好可以借用。呂維又安排了幾名突擊營士兵到周圍的村莊裡去搜尋了一番,也找到一些工具。這些村莊裡的農民早就逃走了,鍬鎬等工具都放在家裡,突擊營士兵留了張借條,就把這些工具都拿過來了。這種借條其實也就是一個意思而已,日軍經過的地方,連房子都剩不下幾間了,更何況於這些工具呢?

閔教授親自來到陣地前沿,一個一個地指點著突擊營士兵和民工們挖掘陷井。所謂陷井,其實並不是那種幾米深能夠把人陷進去的大坑,挖這種坑的工作量太大了,一時不可能完成。閔教授設計的陷井只有兩尺來深,一尺見方,正好能夠踩一隻腳進去。這種坑在戰場上十分可怕,衝鋒的時候如果一腳踩空陷進去,肯定是骨斷腿折的下場。由於這種坑的直徑很小,敵人想利用這些陷井來當掩體又不行,因為整個人根本躲不進去。

閔教授拿著手杖,不斷地在地上划著圓圈,其他人就根據他劃出的圓圈進行挖掘。一開始,羅毅沒有看出閔教授畫圈的奧妙,看了半天終於看明白了,其實他的每個圈都是有講究的。圈與圈絕不成為一條直線,相互之間的距離也完全不一致,有些間距大,有些間距小,要想跨過這些陷井,只能是一步邁得大,一步邁得小,腳底下一點都不能馬虎。這樣,任何人從這片陷井區跑過時,都必須用眼睛盯著地面,而這就無法實現衝鋒了。更何況,這些陷井還要遮擋起來,讓人躲無可躲。羅毅偷偷地想到,這位閔教授在對付敵人方面,可實在是太邪惡了。

“閔教授,你這套辦法是從哪來?”羅毅忍不住請教道。

閔教授說:“這是我自己琢磨出來的。這些年,我一直在考慮打仗的問題,想著如何用我自己的專業來幫助抗日。這套陷井陣法,我想過很長時間了,希望能夠助羅營長一臂之力。”

“您實在是太專業了,如果讓我來挖,估計就想不了這麼深了。”羅毅由衷地稱讚道,“閔教授,等這一仗打完,我一定聘你當我的工程專家。”

“術業有專攻嘛,羅營長不必過謙。未來如果羅營長有所差遣,閔某定當效勞。”

由於渡江還需要很多時間,一些身體強壯的百姓也自告奮勇過來幫忙了,大家都知道,這時候,幫助突擊營其實就是幫助自己。幾百人在陣地前忙了大半天時間,終於把陷井陣完全挖好了。陷井陣從突擊營陣地前30米的地方,一直延伸到300米開外,封鎖住了日軍可能來犯的幾個方向。大家把挖出來的土運到突擊營的陣地上,用來壘防禦工事。在每個陷井的口上,都用細的樹枝架上樹葉作為支撐,然後在上面蓋上一層薄薄的浮土。乍一看,的確很難發現這是一個深坑。

像許良清曾經做過的一樣,羅毅也讓突擊營士兵把身上攜帶的四稜刺布在前沿上,眾人攜帶的四稜刺數量不多,零零星星扔了一些,也屬於聊勝於無的效果。

處理好前沿,羅毅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這個陣雖然頂不了十萬精兵,但起碼相當於增加了一倍以上的防禦力量。在這種地形條件下衝鋒,誰的速度也快不起來,這樣衝鋒者就完全成了重機槍的靶子。

閔教授還來到突擊營的陣地上,指點了幾處工事上的缺陷,羅毅令人一一改正。閔教授是土木工程方面的專家,他的每一條建議都十分準確,比羅毅和許良清自己琢磨出來的道理要深刻得多。江邊上有不少造木筏子留下的邊角料,閔教授讓人把這些邊角料拉過來,用以加固工事。就這一會工夫,他甚至設計出了幾個地堡,作為重火力點,這些地堡用木料和溼棉被遮避,能夠抵抗一般的擲彈筒轟擊。

在前沿忙碌的同時,江邊上的渡江工作也始終沒停,有幾條從別處來的船也加入了擺渡的行列。入夜之後,大家打起火把,繼續擺渡。船上的水手們累了之後,便有從百姓中選拔出來的志願者頂替他們,確保人歇船不歇。羅毅讓呂維安排了一些哨兵,監視各個方向,然後命令所有的突擊營士兵抓緊時間睡覺,保持體力。

經過一天一夜的緊張擺渡,到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江邊的幾萬百姓已經渡過了七成以上,餘下的人估計再有十幾個小時就能夠渡完了,羅毅心裡稍稍安定了一些,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得不錯了。

就在此時,淒厲的槍聲從山坡那邊響起來了。

(呵呵,今天有位兄弟投催更票,連投三張,都是催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