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餘人無法解散安置。實事上,這些太監中的許多人一旦離開皇宮便失去了謀生能力。自身的的殘缺與社會的歧視,讓他們很難適應外面的生活。因此孫露便將這批太監給留了下來,讓他們在宮內繼續充當雜役。此外她還出資在城外建了數座寺廟,作為這些太監晚年的棲身之所。至於日後被招入宮中的男侍,便不再對其進行閹割了。
孫露對於宮廷的這一番調整無疑是在宮內宮外引起了一片軒然大波。女官令一下,朝野上下的官宦士大夫便迫不及待地唆使自己的夫人、女兒前去應徵了。雖然自前朝隆武朝起,朝廷開始允許女子參加科舉考試。也有不少女子因其才華出眾被朝廷相中錄用。然而這畢竟只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因為中華朝的科舉是不分男女的,考官只是以考生的試卷成績來決定名次。要想從數萬名才子中脫穎而出博取功名,無論是對男子,還是對女子來說都是極其不易的。況且這個時代的女子也不會肯為了一個功名頭銜,而將自己的青春耗費在無盡的科考之中。
但這宮廷女官就大大不同了。做了宮廷女官不但能得到從前只有“誥命夫人”才能擁有的頭銜,還能長伴於君王左右,可謂是光耀門楣。而她們的父親、丈夫更是削尖了腦袋想要把她們送到女皇身邊,這樣一來不但能從宮中探得訊息,為自己的日後揣摩聖意憑添籌碼。若是能一朝博得女皇的寵愛與信任,更能連帶著全家都攀上富貴的高枝。一時間京師內外一班名媛才女,無不想透過這個途徑來攀龍附鳳,顯耀門庭。
但這高枝也不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攀得上的。如今的中華皇室成員實在是少得可憐,而南京皇城的規模也比北京的紫禁城小得多。如此一來,皇室自然是不需要太多的女子入宮供職的。應徵的人又如此之多,錄取的條件自然隨之苛刻異常。然而對於這些名媛才女來是說琴棋書畫、弓馬騎射之類的考核內容並不能難倒她們。真正讓她們感到頭痛的是女皇陛下親自下達的一條規定——不許裹腳。
是的,不許裹腳!身為一個來自21世紀的女子,孫露對於裹腳這種陋習打從心底裡就極其厭惡。而來到這個時代親眼目睹過那些畸形的小腳後,更堅定了她想要廢除這一陋習的決心。但是放腳一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廣東、廣西、福建、雲貴等地還好,婦女裹腳的情況並不嚴重,只一些官宦小姐夫人中流行。這一來是因為這些地區少數民族眾多,受中原漢族的影響較小。二來是因為西南、華南地區人煙稀少,勞動力匱乏,需要婦女一同參與務農。但在江南地區裹腳在婦女當中是十分普遍的情況,甚至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只有最貧窮的農婦、粗使丫頭才會擁有鋤頭般大的腳。所以嶺南財閥們的家眷往往會被人恥笑為“大腳蠻婆”。
因此在經過了一番調查與試探後,孫露知道要想廢除裹腳這個陋習,光靠一紙聖旨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從觀念上將這種畸形的審美觀念給糾正過來。既然裹小腳是從宮廷中傳出的,那放腳也就先從宮廷下手吧。只要上層的貴婦們肯放腳,底下的民婦自會跟著一同放腳了。而事實也正同孫露預計的一樣,官宦縉紳們很快便揣摩上了聖意,紛紛讓自的女眷放腳,以求能有資格參與女官的選拔。當然與孫露消除陋習的出發點不同,官宦縉紳們出發點則是出於對女皇的愛護。在他們看來擁有一雙天足的女皇陛下必定十分忌諱小腳女子。若是因為自己妻女的一雙小腳而觸怒了龍顏那可是極其冤枉的一件事。因此很快便有大臣上書聲稱要“母子一體,禁止裹足”。一時間在京師內外的上流社會還真就颳起了一股放腳之風。
正如眼前的董小宛也將其的一雙秀足給放開了。好在她年紀尚輕,假以時日雙足還是能恢復正常的。董小宛是第一批被錄取的女官。她雖是冒闢疆的小妾,又曾淪落風塵,但憑藉她那過人的才華與不凡的氣質,依舊還是在眾多官宦名媛之中得以脫穎而出。並被女皇欽點為五品稱宜人,允許其自由出入宮廷陪伴女皇。而冒闢疆的正妻蘇元芳亦被授予了四品稱恭人頭銜。一妻一妾同時被招入宮,冒闢疆無疑成了全京城最幸運的人物。而董小宛為報答女皇的知遇之恩,自是盡心服侍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或許是擺放在案几上的摺子太多了緣故,那女官在收拾時不小心把一本摺子給弄落在了地上。眼尖的孫露一眼便望見了摺子上所蓋的紅章,知那並不是尋常的道賀摺子。於是她便指著那摺子問道:“那是誰的摺子?”
那女官這才低頭望見了那摺子,慌忙俯身拾起告罪道:“小臣該死,請陛下恕罪。”
誰知孫露卻並不在意的頷首示意道:“你先起來吧。把這摺子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