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權。為了不讓孫露這位女首相在出席宴會時感到尷尬或不適。不少大臣官員們便十分識相的帶上了自己的妻妾一同參加。出於禮教的束縛一開始參加宴會的大多是官員們的偏房。當然此舉也引來了不少腐儒痛斥,與節婦烈女們的強烈抵制。他們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評擊新的風氣,要求朝廷嚴加管束。但如今隆武朝呈現的“唐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是幾個人、幾句話、幾項舉動就能阻止得了的。因此無論腐儒節婦如何“一哭,二鬧,三上吊。”人們依然是舞照跳,歌照唱,打扮鮮亮的“交際花”們依然是各類聚會的閃亮焦點。由此孫露也得出了這麼一條經驗。要改變某些固有的習俗,一千條的說教與法令都比不上一股流行風尚來得管用。
當然今天的御前詩會還算是一次比較正規嚴肅的聚會。畢竟端午節深遠的歷史底蘊擺在那裡。屈原伍子胥悲壯的故事、蜀中的大捷以及白天那場激烈的龍舟賽。此刻都成了眾臣筆下詩歌的良好題材。而陳子龍、夏允彝等復社成員在詩詞方面大多標榜復古。他們早期的作品都是擬古之作,但都能夠面對嚴峻的社會現實,寫出一些關懷民生疾苦的詩歌。如今更是紛紛藉故喻今抒發自己對收復北方大好河山的信念。因此御前詩會並未因為四周環境的奢華而顯得輕浮。
隨著夜越來越深,詩會的氣氛也開始輕鬆起來。在皇帝的默許下臣子們也被允許在御花園中游玩起來。迎著晚風,映著花燈,在御花園中同漂亮的貴婦談論詩歌,亦是件風雅的事情。就象朱聿鍵剛才雖饒有興致的傾聽著眾臣的詩歌,眼睛卻始終沒有離開過一旁年輕的芝蘭一般。孫露不知道那丫頭到底有什麼地方吸引了皇帝。不過她隱約間總覺得此事與那錢歉益有關聯。難道是錢歉益想要巴結皇帝故意製造機會獻上芝蘭。從今日芝蘭的表現來看,那丫頭對此應該也是心知肚明。也難怪能嫁給皇帝是多少平民少女的夢想。就算那男人足夠做她的父親,可畢竟也是皇帝啊。想到這兒孫露不由回頭望了望卻發現已經不見了芝蘭的蹤影。四周只有錢歉益等幾個老臣陪著已經醉意濃濃的皇帝談論著什麼。面對有些迷離的氣氛一種不安的心緒突然湧上了孫露的心頭。
與此同時在御花園的石橋上芝蘭卻突然出現在了楊紹清的面前。面對一席晚裝風姿綽約的芝蘭,楊紹清竟也有些不知所措的楞在了那裡。他還是第一次見那女孩如此打扮。卻見芝蘭突然衝著他嫣然一笑著問道:“楊公子怎麼了?覺得很奇怪嗎?”
“恩,啊。在,在下讓芝蘭小姐見笑了。還,還請小姐讓一讓。”楊紹清低著頭有些窘迫的想要儘快穿過石橋。卻被芝蘭側身一攔故做調皮的問道:“怎麼?楊公子很討厭芝蘭嗎?”
面對芝蘭唐突的話語楊紹清不禁疑惑的抬頭看了她一眼。在他看來這樣輕佻的話語實在不是一個良家女孩該說的話。但見芝蘭一副羞澀的模樣楊紹清又覺得她或許只是小孩性子。將芝蘭當妹子看待的楊紹清微笑著回答道:“怎麼會呢。今天就連皇上都贊你宛若仙子呢。”
然而芝蘭卻臉色一沉略帶不悅的說道:“我才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呢。芝蘭只想問楊公子怎麼看?”
“當然很漂亮。”楊紹清點頭回答道。月光下他忽然發現芝蘭的眼神比平日裡多了一種灼熱的感覺。只見芝蘭滿心歡喜的進一步向他這邊蹭過來道:“那比令夫人如何?”
芝蘭大膽的問話讓楊紹清再次傻在了那裡。而如此近距離的面對芝蘭楊紹清這才聞到了她身上一股淡淡的酒氣。是喝了酒嗎?怪不得這孩子說話語無倫次的。於是楊紹清當下眉頭一皺好言相勸:“芝蘭姑娘,你醉了。”
“不,我才沒醉呢!”芝蘭語氣堅定的說道。只見她又媚笑著撲向楊紹清問道:“楊公子,你還沒回答芝蘭的問題呢。”
酒精混雜著少女特有的體香讓楊紹清的心神也不禁盪漾了一下。可誰知這次楊紹清卻極其敏感的將芝蘭猛地一推勸阻道:“芝蘭姑娘請自重。姑娘,你真的醉了。還是早點回去歇息吧。”
楊紹清說罷象是在躲避什麼似的連忙撩下了芝蘭頭也不回的走過了石橋。看著楊紹清的遠去的背影芝蘭的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繼而代替的是難以言喻的憤恨與嫉妒。末了則是一絲頹然的冷笑。仲夏夜的風就象迷藥般吹過了每一個人的心。
第三十六節 密談
直到五月初十“謝江”儀式結束熱熱鬧鬧的端午才算是就此拉下了帷幕。京城也很快又恢復了往日繁忙平靜的模樣。另一邊按照禮部的安排端午過後隆武帝朱聿鍵在自己的御書房秘密接見了朝鮮來的使節。期間李淏等朝鮮使節追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