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9部分

說道:“馮大人放心。孫露那女人是絕不可能有稱帝的想法的。”

第三節 帝都風雲(三)

當錢歉益等人潛心盤算著新一輪的大計之時,南京城中的另一夥人也在商討著局勢日後的走向。不過比起帝黨們密談時緊張、焦躁而又略帶一點兒狂熱的氣氛來,眼前這幾個聚會者顯然就看上去要風雅得多。不大的斗室被佈置得幽雅清淨,一旁的香爐中寥寥的清煙若有若無。雕花的窗戶微微開啟,偶爾還會有幾片俏皮的花瓣偷偷溜進這間清雅的小築。紫檀八仙桌前圍坐的三個中年男子亦是一副神清氣朗的模樣。

“湯大人的這座園子修得可真不錯啊。剛才老夫等人一路行來,重簷迭樓,麴院迴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真是引人入勝。特別是此處的竹籬小屋,頗有鄉也風味。想必湯大人閒暇之餘也一定常來此處小愜吧。”對於園林頗有研究的沈猶龍四下環望著這間幽靜的園子,忍不住讚不絕口道。

“那裡。沈大人真是過獎了。老夫這間陋室怎登得了大雅之堂。倒聽說沈大人這次去了趟蘇州賣下了一座園子。人道是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想必沈大人的這座新園子一定很精彩吧。”湯來賀微笑著奉承道。

“老夫的那個園子哪兒是什麼新園子啊。其實就是蘇州閶門外一棟舊宅子,早已年久失修。據說還是明萬曆年間太僕徐泰時園子。”沈猶龍擺了擺手謙遜的說道。

“沈大人的園子莫非就是時人稱頌的東園吧。”一旁的陳邦彥拍案驚叫道。

“正是。沒想到陳大人出身嶺南對於江南的園林也很有研究嘛。”沈猶龍點了點頭回答道。

“其實老夫只是喜好書畫。聽說東園曲廊貫穿,依勢曲折,通幽渡壑,廊壁嵌有歷代著名書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是嘉靖年間吳江松陵人董漢策所刻,歷時二十五年,至萬曆十三年方始刻成啊。”陳邦彥一提起那些石刻他的眼中不由地就留露出了嚮往的神情。

“原來如此。看來陳大人也是同道中人啊。等老夫的園子修繕好後,陳大人一定要賞光來寒舍一敘。到時候你我二人也好一同研究研究那三百多方石刻啊。”沈猶龍撫須邀請道。

“這太麻煩沈大人了吧。”陳邦彥不好意思的說道。

“那裡。能請到陳大人光臨寒舍也老夫的榮幸啊。就怕到時候陳大人公務繁忙不肯賞光啊。”沈猶龍哈哈一笑道。

“不過,沈大人乃是松江人氏,怎會想到去蘇州賣宅子呢。”一旁的湯來賀冷不丁地插口詢問道。

“湯大人有所不知了吧。自從吳淞口開了海禁,雲間之地已不復當年的清淨了。相比之下還是蘇州的吳門之地才更適合老夫日後歸隱吧。”沈猶龍說罷又悠然地補充道:“就連魯王殿下不也是將王府選在了蘇州嗎。”

一聽沈猶龍提起了魯王,陳邦彥的心不由一震。他早就知道今日沈猶龍和湯來賀邀請自己前來絕不只是為了聊園林,聊書法。眼看著此二人東拉西撤著一路說到了魯王,陳邦彥意識到他們很快就會切入正題了。果然沈猶龍的話音剛落,湯來賀緊跟著介面道:“這麼說來沈大人這次還拜訪了魯王殿下了咯。不知魯王殿下身體可好?”

“真是慚愧,魯王殿下不記前嫌接待了老夫。託福,魯王殿下的身子看上去還算健碩。”沈猶龍感慨地說道。所謂的前嫌自然就是指他當年帶兵將魯王“請”來南京的事。不過事過境遷,如今的局勢又異常的複雜,魯王朱以海自然是不敢就此得罪這麼一個權臣。因此對沈猶龍到訪也是禮遇有加。卻聽他又以擔憂的口吻補充道:“只不過由於皇上突然駕崩,殿下的神情看上去頗為憔悴啊。”

“是啊,上次老夫去見潞王殿下時,殿下對於皇上的西去也是哀痛不已啊。”湯來賀也跟著嘆了口氣道。

眼看兩人一個提到了魯王、一個提到了潞王。陳邦彥立刻意識到了沈猶龍與湯來賀來找自己是為了新皇人選的問題。就這一點來說陳邦彥本人並不贊成從藩王中另立新帝。在新皇人選上他更傾向於剛剛出生的小皇子。這一來是因為陳邦彥覺得由隆武帝的親骨肉繼承大統更符合常規;二來是據他所知遠在北京的孫露也是這個意思。於是,他輕咳了一聲坦然道:“皇上突然駕鶴西去,朝野上下一片震驚。我等做臣子的這幾日又何嘗不是心急如焚呢。只盼著首相大人能早日南歸主持大局。到時候再擁立太子殿下為帝,那咱大明也算是逃過了一劫。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啊。”

“陳大人所言極是。現在朝中龍庭空缺,若不是有大人您坐鎮內閣,朝野上下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