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3部分

這點上,法國與中華帝國無疑是站在同一立場上的。”對於卡布瑞神情高昂的感言,老實說那位李先生並沒有什麼感觸。作為一箇中華朝人對於西方的“共和制”本就沒什麼概念。再加上這種制度本就與中原數千年來集權的統治有著諸多牴觸。因此他理所當然地就會認為英國目前所採取的制度是種糟糕的制度。而同樣是共和國的荷蘭,則因向中華稱臣,被視作了一種“迷途知返”。可一旁的萊斯特卻並不這麼想。雖然而今的法國正處於史無前例的君王集權統治之中,但這一時期法國的啟蒙運動卻已經開始悄然萌芽了。此刻年輕的萊斯特隱約覺得發生在英國的那場革命並非像人們所說的那樣是一場“災難”。

第二部 第二百五十八節 聞死訊弘武帝神傷 論國策皇長子出彩

如果說當今世界上除了一些堅定的共和主義者之外,還有人會對英格蘭共和國的情況抱以同情的話,那可能就只有中華朝的宏武女皇了。這其中除有受後世價值觀影響的作用,克倫威爾本人也一直是孫露所崇敬的物件。因為就這個時代的背景來說,克倫威爾無疑是一個“逆天者”,但後世的歷史又明確地證明他的這些“逆天”舉動完全是值得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克倫威爾更像是孫露在精神上的同行者,讓她

在為自己的族人探詢出路之時不至於覺得太過孤單。然而無論孫露如何崇拜這位聯合王國的頭號“叛逆”卻依舊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將英格蘭共和國列入帝國的黑名單之中。因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孫露首先都是中華帝國的君主。作為一個統治者她必須為自己的國家負責。而任何冒犯帝國威嚴的人必須得到懲罰,否則中華朝在海上剛剛建立起來的威望可能在瞬間就會土崩瓦解。更何況而今的英格蘭共和國早已搖搖欲墜,因為她已失去了其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唯一支柱。

“你是說克倫威爾死了?”端坐在龍椅上的孫露沉默了半晌才反應過來道。在她的面前還擺放著剛剛由國會透過的有關最惠國的新決議。

“是的,陛下。由於歐洲的訊息要八個月左右才能傳道京師,因此從時間上推算克倫威爾應該是在去年秋天過逝的。”黃宗羲如實地回答

道。其實若非英國人之前在印度洋與土耳其人聯手封殺中華朝在當地的貿易,而今克倫威爾的死訊根本不可能引起內閣多少興趣。但女皇似乎並不這麼想。卻見她微微擰著黛眉追問道:“這麼說克倫威爾是病故的咯?”

“是的,陛下。據說他死於瘧疾。”黃宗羲語調輕鬆地說道。在他看來克倫威爾的死訊對中華帝國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好訊息。這意味著帝國能在接下來印度洋問題上擁有更多的籌碼去與土耳其人談判。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武力手段,畢竟一旦英國因自身原因無法顧及印度洋,那印度洋的制海權將完全由中方所掌控。因為誰都知道奧斯曼的艦隊根本無法與中華艦隊相抗衡。更不用說在中華艦隊的身旁還有荷蘭與威尼斯的艦隊做側應。當然中華的軍方也清楚那兩位“大鼻子”藩屬一般只會在有利可圖之時才會慷慨地拔刀相助。

“瘧疾?”孫露略帶詫異地感嘆道。她當然知道歷史上的克倫威爾是病故的。但當她本人亦身處這相同的大時代中之時,這種感覺就會變得十分微妙了。他是克倫威爾,是第一個將君王以叛國罪公開斬首的人,是被歐洲諸王室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的人,是敢以五百萬人口的島國向一億人口的陸上大國叫板的人。然而他就這麼在高燒之中去了另一個世界,迅速得讓他的敵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孫露不知這該叫惺惺相惜,還是該叫兔死狐悲。因此,她這一次沉默了很長時間,以至於讓面前的臣子與身旁的兒子都覺得有些無所適從起來。

“母親,您不舒服嗎?”過了好一會兒,楊禹軒才率先打破了沉寂道。

“唔。沒什麼。”回過神來的孫露順口就問了一句道:“聽說克倫威爾還有個兒子。倫敦方面是否想讓他接任護國公?”

聽女皇這麼一問,在場的黃宗羲不禁鬆了一口氣。心想原來女皇只是擔心英國那邊繼任者的問題。於是他當即便向君主進言道:“陛下請放心,許多證據都表明克倫威爾的兒子過於年輕,其能力尚不足以支撐英國目前的局勢。所以無論是歐洲諸國,還是英國人自己顯然都不看好這位年輕的護國公。

“不錯,沒有咖里斯瑪,英格蘭共和國也將隨之瓦解。”孫露如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道。殊不知她的這句感言很快就引起了臣子與兒子的疑惑。

“母親,什麼是卡里斯瑪?”楊禹軒揚起頭問道。而一旁的黃宗羲也隨之露出了動容之色。顯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