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1部分

唯一對手是洋人,而後者面臨距離太遠運輸成本加成的劣勢,若是能日進斗金,那就維持現狀多好。萬一統一天下了,各地在海皇統治下都會出現宋國精英商人,內部競爭不加劇了嗎?現在是清國貪婪的官吏合著宋國商人一起對付清國工商業者,清國競爭者別想做大,由著宋國豪傑欺凌,這多好。

再說假如海皇實施征服滿清的大作戰,這得多少年?羊毛出在羊身上,這軍費還不得商人出?百姓都去打仗了,誰來工廠做工?誰購買自己的產品?這商業發展要停滯啊!停一天他們都不樂意。就連宋國軍火商也認為統一之後寰宇澄清、天下太平,無人敢來威脅大宋是最可怕的情況:天下太平、刀兵入庫了,誰還來買我家的軍火?混賬。

但本土工商業者在戰術上全部是帝國主義者。理由很簡單,發動大規模國家征服戰乃至地區征服戰不符合他們短視的利益,但是小小的地區衝突會提高宋國對清國的威懾力,極大的提高宋國工商業在清國的經營優勢。

比如宋軍打贏過湘軍,湘軍就不敢收宋商厘金過路費;宋軍和明軍一起打贏過淮軍,淮軍控制的海關就得老老實實的按《宋清條約》來,關稅和英國一樣。宋軍打得福建南洋水師狼狽逃回老巢,那麼宋國商人在福建就趾高氣揚,享受超國民待遇。

所以儘管本土工商業者本質上都是希望維持現狀,但遇到風吹草動,比如傳道士被殺了、宋國漁民被福建漁民打了、本國商人被清國拘役了等等;這種小事只要報紙上一報道,他們比誰都兇,就嚎叫著讓皇帝和軍隊替他們出氣、執行上帝的公義………打贏了,皇帝有面子有賠款,其他一切照舊,而那些需要經常跑滿清的商人爽了,該地清國官吏會老實幾年。

這些因為各自自身利益出發的考慮,導致了商人們自動分成兩派:買辦和土鱉。買辦覺得土鱉們都是一群短視的暴發戶:對洋人不懂從大局考慮,總是說些不切實際的口號,宋國還不是列強,憑毛外交上能佔優勢?就憑你們吐幾口口水嗎?對滿清就會遇到點小事就上躥下跳顯示自己忠君愛國,一點也不考慮長遠,不懂韜光養晦和刀刀見肉的道理,裝逼裝成傻|逼的傢伙。

土鱉則認為買辦們都是一群胳膊肘往外拐的漢奸:對洋人言聽計從,一個屁不敢放,滿嘴都是友邦、友邦的。對滿清則是大家愛國的時候他們說幾句風涼話,什麼稍安勿躁啊,什麼等待時機啊,大家覺的“夠了、恢復和平、繼續賺錢吧”的時候,他們又激動起來非要打死人家滿清,這尼瑪專門和人唱反調嗎?裝逼。

不過不論是買辦還是土鱉,是大亨還是小商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特別忠心陛下。陛下對商業的恩典若不瞭解,從清國旅遊幾天就知道了,清國商人過得和孫子一樣,只有兩種商人:官商和商官。至於海宋各個商業大亨,幾乎全是這位神皇一把屎一把尿的扶持起來的。

人總是忘恩負義,恩情不一定記得,但還有一點,皇帝搞死任何他扶持起來一個大亨都分分鐘的事。官督商辦的大亨不要講,就靠著海皇心思,在皇帝面前一個個比太監都太監,不要說攙科打諢,乃至於故意暴露自己的醜態,相聲演員和小丑職位他們都搶了。有一次打麻將,海皇不小心摸相公了(多摸了一張牌),打下來發現其他三家全相公了,不知道他們為了相公啥時候偷的牌。

自由競爭出來的大亨也指望著皇帝的恩寵,否則眨眼間自己領域內就能出現一個旗鼓相當且有皇寵的新大亨,甚至於失去皇帝的恩寵就會在強力競爭者面前一夜倒臺。所以他們在皇帝面前,比宦官都宦官,不要說裝瘋賣傻,乃至於眼巴巴的等著皇帝開個口說點事,自己趕緊替他做了,鞏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要是傳出去還會搶破頭。

有一次在招待大資本家的宮廷酒會上,皇帝偶然說起小時候吃過的豆腐腦不錯,第二天他們就進獻了十幾個做豆腐腦的師傅,兄弟軍火送了兩個:一個擅長做鹹豆腐腦、一個擅長做甜豆腐腦。極度的恐懼也能產生信仰,更何況恐懼和愛交織、並且無數競爭者想擠掉自己獨霸皇寵的皇帝了,大亨們能不愛皇帝嗎?敢不愛皇帝嗎?

就算極度喪心病狂的軍火商都認為:維持遠東亂世是必需的,但是咱們的宋國一定要穩定和強大,否則我們的根和後臺就被砍斷了。沒有根支援,怎麼賺錢,這不是扯淡嗎?聽著鄭阿寶咬牙切齒的痛罵聲,在金中基大法官心中也清晰的勾勒出了兩黨的實質:民主黨是大買辦和官督商辦,自由黨是本土大資本家,而兩者是皇帝的左右手互博而已。

161、只管使個眼色

看著鄭阿寶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