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人,立刻衍生了新的想法念頭:劉德威在如何厲害,他也不過是一個侍郎,不可能掌控刑部的兩百餘人。而兩百餘人中,未必沒有給埋沒的人才,正好藉著機會,將他發掘出來委以重任。

他有馬周這等宰相之才,再來幾個心腹,掌控刑部又有何難?(未完待續。。)

ps: 今天第二更,晚上還有三千字的一更!

第六章 司門書令史——劉燕客

羅士信已經漸漸有掌控刑部的初步計劃感覺了,劉德威這一整,他將計就計,順水推舟,以力用力,反而讓他闖出了一片天空,讓他漸漸理清了面前的千萬條岔口,找到了適合自己走的路。

現在就等馬周趕來赴任了。

這馬週一到,他便有了商議的物件。才能展開計劃,畢竟他是刑部尚書,刑部的老大。很多事情是不可能屈尊親力親為的。親自出面,反而去取得相反的效果。

在這個刑部,目前除了還未到任的刑部員外郎馬周,別的他一個都不能信任。

其實在昨天他就想過是不是能夠如在慶州一樣,在挖出幾個歷史名人來幫助他。細細想了很久,卻一無所得。

他對歷史本就是一知半解的,知道魏徵、房玄齡、杜如晦、劉仁軌這些人,卻不曉得刑部有什麼可以倚靠的人物。唯一知道的就算一個狄仁傑,狄仁傑也確實厲害。不論是治國還是刑法斷案都很了不起。他升任大理丞的時候,一年之內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一萬七千人,卻無一人冤訴,稱句斷案如神也不為過……

只是……儘管他不知道狄仁傑是什麼時候出生的,但可以肯定現在就算狄仁傑出生了,也不過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娃兒,能幹什麼事情?

只能靠自己了!

羅士信拍了拍臉頰,將目光落在了厚厚的一疊卷子上面。

一個個的查閱起來,他沒有一張一張的批改。他根本就分不清楚什麼是好什麼不好,採用的是最直白的辦法,少數服從多數。大多人都一致認定的事情。正確率總要高一些。

不過他關鍵看的並不是答案,而是在看為什麼這種判決的緣由。

只有弄懂了這個緣由,在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他便不需要麻煩了,也能增長自己的知識。

“蜀中男子賀維自稱皇帝案”是六案件的第一案,羅士信看了第一份答案“以指斥乘輿之罪問斬”,原由是賀維自稱皇帝。此舉是對皇帝尊嚴的嚴重褻瀆,歸入十惡重罪之一大不敬,理當斬首。以儆效尤。

羅士信對於這個答案並不意外,就算他是後世人也知道自稱皇帝是個什麼罪過。

在宋朝一個瘋子,對路過的宰相寇準喊了一聲萬歲,寇準直接滾鋪蓋走人。更何況是自稱皇帝。封建時代。自稱皇帝的人,有哪個不死的。

只是他很奇怪,指斥乘輿之罪是死,妖言罪也是死,只不過一個絞刑,一個斬首而已。何必分別的那麼不詳細,這其中有什麼問題?

羅士信繼續看下去,一頁一頁。大多都是選擇“以指斥乘輿之罪問斬”的。

連續翻了三十多頁,終於翻到了一個異樣的答案。

“以妖言罪論處!”原因是賀維並沒有有辱天子。只是散佈謠言說自己的天子,依照大唐律法:“諸造妖書與妖言者,絞。”因故賀維犯的乃是“妖言罪”,當授以絞刑。

羅士信撓了撓頭,看了看名字昌志,他從一旁的書架上抽出一本刑部官員的名冊,在小刑部中找到了他的名字是一個小小的掌固。

他繼續翻著,發現這小刑部的答案中大多都是選擇“以指斥乘輿之罪問斬”的,個別意外的都是在小刑部中地位最低的掌固。他接著查閱下去,發現“妖言罪”出現的次數多了,幾乎能夠與“指斥乘輿罪”相提並論,各佔據五五的數量。

若是撇去小刑部的官員所選擇的大量“指斥乘輿罪”,“妖言罪”或許還勝一籌。

“這是什麼原因?”

羅士信敏銳的察覺出了一點點的問題,小刑部大量選擇“指斥乘輿罪”,個別沒有選擇的都是地位低下,訊息不夠靈通的。一定是他們知道什麼,才促使了大量“指斥乘輿罪”的誕生,而這他不知道的東西,有極大的可能是劉德威給他設下的陷阱。

羅士信耐著興致看下去,直到他拿到一份特殊的答案……

就在看完八成卷子的時候,羅士信拿到了不一樣的卷子。

其他人的卷子清清爽爽,回答問題簡潔,切入正題。但是此人的卷子卻讓他密密麻麻的寫了一整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