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部分

要不把你兒子解救回來,就不配為楊家將後人。”

“你是楊家將後人?”老伯一聽,趕緊拉著老婆子一起又叩了一個頭,說:“哎呀,敢情遇到了楊家將後人了,敢問軍爺叫什麼?”

“楊勝武。”

“老天呀,開眼了,老楊家的後人來救咱們的兒子了。”

起來後,楊勝武這才問老伯:“敢問老伯,你們這個村子叫什麼?你叫什麼?兒子又叫什麼?”

“咱們這個村子叫停旨頭村,村子小,只有幾十戶人家,前天,來了一夥曰本人,把村裡的十幾個小夥子都抓走了,說是給他們搬運物資。我叫張有慶,兒子叫張及歡。”

待問明瞭具體情況後,楊勝武對苗長青說:“我看咱們就在這個村子休整一下,等到了晚上再行動,救出張及歡,你看如何?”

苗長青為難地對張友慶說:“老伯,你看,我們的人不止這幾個,有300來人,還有一些傷員,你們村能不能住下?”

“夠嗆,要不,咱村子背後就是天涯山,半山腰有一座石鼓寺,那裡只有一個老和尚,可寬敞呢。”

楊勝武一聽是石鼓寺,高興地說道:“敢情這天涯山石鼓寺就在你村啊,我知道。”

張友慶一聽,也高興地介紹起天涯山和石鼓寺來。

天涯山,重巒疊嶂,山勢險峻,奇峰怪石,峭壁聳峙。山尖似箭,直插雲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蓮花,稱蓮花山。蓮花山東南有一奇石,稱石鼓。據崞縣縣誌記載:“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以成器,惟應觀而像園,鼓非革生音,從石中發清虛之雅奏,超塵溘似和鳴。”詩人無好問詩讚其曰:“煥起山靈槌石鼓,漢女湘妃出歌舞。”

石鼓寺位於崞縣天涯山,始建於元代,後經清乾隆、同治年間屢次修葺。相傳元代時,孃家為介休的張顯夫人氏,樂於施捨濟窮,即在天涯山前建起舍藥院,並供奉綿山介神(介子推),後改為介神行宮,隨將舍藥院更名為“石鼓殿”。現存元代皇帝御書“石鼓殿”大牌匾足證。張顯之曾孫敬敬重修此祠,每逢清明時節,遠近人流潮湧而至,看戲祈禱。

楊勝武指揮眾人在停旨頭村住了一部分,又放了警戒哨,其餘人就到了山上的石鼓寺,此時,天已大亮,背後的天涯山巍峨的身影顯得壯麗偉岸,尤其是蓮花峰,花瓣歷歷在目,讓人感覺像是聖潔的山峰一樣。

到了石鼓寺,早起的老和尚見大群部隊上山來,舉起右手,唱了一個諾:“敢問各位施主所從何來?所到何處?”

沈學亭此時一見和尚,天生有種親切感,急忙越眾而出,也舉起右手,低眉說道:“師傅有禮了,敢問法號如何稱呼?我們從來處來,到去處去。阿彌陀佛!”

老和尚一愣,見沈學亭的禪理回答得有模有樣,說:“法號慧海。”

沈學亭忙舉起右手,說:“弟子原先法號靜河,在大同焦山寺出家。”

“原是同道中人,難怪,各位施主,請!”

在進寺門的當兒,沈學亭見慧海看著他們身上的武器直皺眉,就小聲對老和尚說:“慧海師傅莫怪,我們這些人佩戴武器是釋迦牟尼除魔降怪的法器。在這異族入侵的時刻,弟子不敢忘佛祖的旨意。”

慧海一聽,“哈哈”一笑,大聲說:“好好,不愧為佛祖弟子。”

一旁的仝雄成見兩人在談論禪理,頭都有些大,就率先邁進寺門。眾人隨後也在慧海的帶領下進入石鼓寺。

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莫劉子幹

進入石鼓寺後,楊勝武指揮眾人在寺院的禪房和戲臺等地休整,然後,就帶著馬曉良、沈學亭、呂毅心和警衛二斜眼到了石鼓神像前祭拜,一同祭拜的還有慧海和尚。

楊勝武幾年前還在清明這一天來過石鼓寺,當時,也就是圖紅火,因為石鼓寺的廟會就是清明這一天,代縣毗鄰崞縣,自然對石鼓寺廟會十分熟悉。

天涯山和石鼓寺的主神為介子推。據舊《崞縣誌》記載,大約是元代初的事情。一位姓延的介休人樂善好施,他在石鼓山下辦了一個舍藥院,意在為當地百姓消災除病。有一天夜深後,這個姓延的介休人剛剛睡下,突然聽到外面傳來一陣陣的人喊馬叫之聲。姓延的介休人非常驚異,就隔著窗戶斗膽相問,說:“窗外你們是什麼人?”讓他感到更為吃驚的是,窗外的人竟回答說:“乃介子推駐兵於此!”聽說是兩千年前的介子推駐兵於此,姓延的介休人真以為是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了。第二天這個故事就傳遍了天涯石鼓山,再後來四鄉百姓就幹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