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門正在研究新一代軍用手槍,而且新一代步槍、機槍也在研發之中,並少量裝備部隊進行試驗。
身高體壯的劉福貴不覺得手槍沉重。他會攜帶超出指標的彈藥量,並可以堅持完成五十公里野戰行軍,這在戰鬥中是一個不錯的優勢。
土橋一側被攻佔後劉福貴立刻向另一側衝過去,日軍小隊在另一側的陣地上設定了一挺重機槍,衝鋒被壓制。一名戰友倒在地上,劉福貴看到不是班組的戰友,緊張的心情略微放鬆,然後趴在地上開槍反擊。
後面的迫擊炮立刻瞄準這個重火力點開火,三發炮彈後威脅消除,土橋被攻佔。被子彈命中的戰友傷勢嚴重,立刻被醫護兵抬上擔架運到後方救治,希望這場戰鬥的戰損不要變成死亡一人。
裝甲偵察營攻佔這座土橋後休整十分鐘,就再次開赴新的戰場,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對高密附近的日軍進行火力偵察。為裝甲部隊的進攻打好基礎。
安丘以南都是山地地形,沂蒙山區雖然算不上高山大川,也不是裝甲部隊可以輕易透過的,對於第二軍來說,沿高密一線攻擊濰縣是最有效的路線。據偵查,日軍在高密有一個步兵旅團的部隊,不過青州的情報部門傳來訊息,日軍第一軍有放棄青州、向濟南方向撤退的跡象。青州附近的平原地形不利於圍殲戰,只能儘快的打破高密日軍的攔截,以機械化部隊的行軍速度。應該可以追上逃跑的日軍。
事實上當裝甲偵察營抵達高密外圍時發現,日軍的防禦力度要超過一個旅團的兵力,高密四周日軍設定了縱深達五公里的防禦線,這至少是一個師團級的兵力才能填滿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