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還可以有條不紊,三十分鐘後騎兵團就整裝完畢,在伊萬上校的帶領下開赴前線。
7月19日上午八點左右,第三步兵團的偵察兵與伊萬騎兵團偵察兵遭遇,巧合的是華軍四名偵察兵乘坐吉普車從一個村莊的右側進入,俄軍十名騎兵從村莊左側進入。
不知道汽車發動機聲音是什麼玩意的哥薩克騎兵們循著聲音,在村莊中心的街道上發現了駛過拐角的吉普車,不到五十米的距離上哥薩克騎兵認出了華軍偵察兵的軍裝,十名騎兵還是被怪異的吉普車驚到,呆滯了幾秒鐘。
華軍偵察兵聽到馬蹄聲後早有準備,剛剛駛過拐角,副駕駛位置上計程車兵就操縱輕機槍開火,後座上的兩名士兵也半蹲著扣動步槍的扳機。第一時間的交火就有五名騎兵中彈跌落馬下,剩餘幾人立刻跳下馬躲進街道兩側的土房子裡,幾匹戰馬被擊中倒地,其餘戰馬跑掉,也許它們還沒有適應充滿機槍聲的戰場吧!
無名小村莊距離昌黎防線大約十公里。也就是說俄軍位於唐山的騎兵團很有可能向這邊開進,偵察小隊隊長孟凡立刻決定消滅這股敵人,然後找到俄軍騎兵團的準確位置。
後座兩名士兵跳下來,利用吉普車的掩護慢慢靠近俄軍躲避的土房子。突然,寂靜的戰場上傳來驚聲尖叫,孟凡反應過來,那是土房子裡的村民,如果在這裡解決戰鬥。很容易傷害到平民。
“倒車!”三分鐘後吉普車退回村外,俄軍的馬匹已經跑掉,剩餘五名士兵一旦走出村子,就逃不出吉普車的追捕。
結果還是讓五名俄軍士兵跑掉了,他們利用村莊房屋的掩護,從另一側村外的小樹林中逃脫。華軍偵察兵只好放棄五名逃跑俄軍士兵,繼續前進尋找騎兵團主力。
戰馬沒有跑出多遠,鑽出小樹林後五名俄軍士兵就發現了孤獨的守候在村外的戰馬,半個小時後偵察兵找到騎兵團,並向伊萬彙報了發現華軍偵察小隊的情報。
資訊量不小。機槍、汽車、偵察兵,再看看地圖,伊萬知道華軍已經從秦皇島推進到西側幾十公里的位置。使勁搖搖腦袋,該死的酒精還沒有揮發完畢,早知道就不喝那麼多了!回來彙報的偵察兵越來越多,十五支偵察小隊,竟然死傷二十多人,這還是戰無不勝的哥薩克騎兵嗎?難道華軍的戰鬥力這麼強?
昌黎,通往秦皇島的必經之路上,第三步兵團設定了一道防線。兵力不足,長達四千多米的防線需要照顧,還需要防備俄軍騎兵從兩側迂迴。不過防線前的鐵絲網和地雷都設定完畢,可以幫助士兵們減輕負擔。最重要的十五門步兵炮也安置在後側的一座小山丘上,它們將是第三步兵團最強大的火力支援。
各排的重火力班攜帶的迫擊炮、重機槍的設定也是一門學科,軍官的水平在設定重火力陣地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至於士兵們,兩天左右的時間他們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挖掘戰壕上,現在一道簡單卻又堅固的防禦陣地基本完成。得到俄軍騎兵團即將抵達的訊息後,士兵們正在軍官的指揮下搬運彈藥等物資。清理槍械、檢查彈藥,進入陣地後等待戰鬥開始的那一刻。(臨戰前上一次廁所,這種破壞氣氛的描寫很少見吧,作者君也不在正文裡描述了)
徹底擺脫酒精困擾的伊萬上校用望遠鏡觀察者華軍陣地,單薄的一層防禦線,相信發起衝鋒的騎兵們很容易突破,不過外圍的鐵絲網是個大問題。他在日俄戰爭時見識過,日俄雙方都利用過這種陣地防禦利器,說起來還是華軍的首創,對於衝鋒的騎兵會造成很大的阻礙。
騎兵團原本有十門野炮,不過沒有炮彈,盟軍大部分部隊都存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不過哥薩克騎兵也不依靠火炮取得勝利,他們的殺手鐧是一往無前的勇氣、鋒利的馬刀和烏拉的吶喊,命令躍躍欲試的騎兵們做好戰鬥準備,伊萬縱馬走到最前面,抽出馬刀,從華軍陣地外一千米處開始前進。
第一次進攻伊萬就沒留後手,全軍兩千五百名騎兵緩緩前進,鏡頭要拉至幾百米高才能囊括所有的進攻部隊。
小山丘上的炮兵陣地得到開火的命令,十五門步兵炮試射一輪後就開始精準炮擊,高爆彈造成的殺傷力和華軍炮火的精準度讓伊萬驚訝,但要想勝利就必須付出代價,等衝上華軍陣地就可以任意收割敵人的頭顱。
距離華軍陣地八百米時伊萬有些忍不住了,粗略估計已經有一百多騎兵倒在了華軍炮火之下,達到衝鋒距離時能剩下多少?
“散開,散開!”附近爆炸掀起的煙塵讓伊萬灰頭土臉,命令騎兵散開躲避炮火後,騎兵團冒著陸續落下的炮彈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