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慷慨解囊,華國電器商透過這種商品從全世界瘋狂掠奪財富。
無奈的是,美國、英國等頂尖工業國仿製的電器根本無法與華國商品競爭,即使進口貨需要經過運輸、關稅、中間商等成本的剝奪。一名普通美國人早上起來先開啟華國生產的收音機,然後使用麵包機和咖啡機制作早餐,晚上回家將購買的新鮮蔬菜放入冰箱。聽說華國已經在出售一種叫電視機的新鮮電器,可惜沒有向國外出口,報紙上介紹說可以透過電視畫面看到活動的場景,真是讓人神往!
以電視為例,一臺普通的黑白電視代表了眾多技術的整合,仿製者需要突破影象發射、電子掃描、映象管、掃描畫面和接收等等一系列難關,逆向測繪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其餘冰箱、收音機等也是類似的原因,導致本國生產的電器無法與華國商品競爭。
具有戰略意義的電器是效能更高、更小型化的無線通訊裝置和行動式電話機。現代戰爭對通訊的要求越來越高,華軍甚至將小型無線通訊裝置裝備到排,這使軍隊編制擴大的同時,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
軍用通訊裝置質量更高、體型更小、戰場適應性更強,也意味著價格更高,裝置生產商賺不到軍方多少錢,大規模採購略微降低了價格。儘管如此,這些裝置也花費了軍方一大筆預算開支,國家實力弱小的情況下那些裝置只能當做奢侈品來採購一小部分,比如華國的盟軍朝鮮軍就將裝置裝備到團,即使如此朝鮮軍的裝備水平也能媲美髮達國家的軍隊。
在1908年全年,華國出口各種電器三百五十萬臺,純利潤3億華元。這一次各國貿易保護的大棒沒起作用,華國也有許多其他工業國不可或缺的資源,一旦都築起關稅壁壘,各國的工業生產將陷入半停滯狀態,這樣的損失誰也承受不起,各國只能忍氣吞聲的看著華國電器攻城略地,加大了本國電器行業的政策投入和資金投入。
與電器的火爆相對應的,是電力行業的普及和強大。在1908年,華國的發電量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遍佈全國的火電廠成為工業化最重要的標誌之一,來自北方山西、陝西、內蒙、東北等地的煤炭運往全國,鐵路系統有近百分之二點五的運能是為煤炭運輸準備的。
龐大的工業和崛起中的城市消耗了大量電能,它們是用電大戶。低廉的電費使人們習慣於電燈電器下的世界,高壓輸電線路比公路還早一步攻陷鄉村地區,高聳的輸電塔和通訊塔成為鄉村觀察文明進步最重要的載體。
根據工業部統計,全國共有火電廠3560家,其中大型火電廠45家,中型火電廠587家,更多的小型火電廠遍佈縣城、大型鄉鎮等中小型城市,與當地數不清的小水電配合,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電力公司和石油公司、鐵路系統菸草公司一樣成為壟斷行業的大托拉斯,國有化的公司不可避免的造成壟斷,這是經濟體制的要求,雖然存在弊端,但這些事關經濟安全的行業必須掌握在國家手中。
工業化的程序伴隨著汙染,這是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這個時代環境保護還沒有被重視起來,各國比拼的仍舊是煙筒的數量、工廠的多少,被稱為“霧都”的倫敦是被羨慕的物件,只有工業的強大才會造成那種現象。至於環境保護,等工業化完成後再說吧,沒有足夠的實力就去搞環境保護,相當於在飢餓的條件下打扮的花枝招展,不過是粉飾罷了,落後的國家沒有權利追求享受。
臨近傍晚,廣場上的遊人多了起來,烈日退去後廣場變得涼爽起來,各種娛樂活動也隨之增多。羅斯福坐在一個噴泉旁邊的長椅上,從廣場邊一家酒店吃過晚飯後,他決定在這裡休息一下再返回住所。
對華國強大的怨念,隨著一頓美食煙消雲散,他甚至對這個國家產生了一絲好感,因為能創造如此多美味食物的國家,應該不是邪惡的國家。
從北方的******,到現在解決溫飽並向更高層次的享受進發,華國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據農業部統計,在1908年全國糧食產量9800萬噸,超過美國的60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因為糧食產量的增加,甚至出現了農產品過剩的現象,為了解決過剩農產品、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華國向朝鮮、日本、俄羅斯、德國等地出口了大量糧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
糧食還被大量用於釀酒,呂梁曾今因為討厭酒精,差點出臺“禁酒令”。當然,華國向呂梁一樣討厭酒精的畢竟是少數,華夏人對酒精的喜愛甚至形成了一種酒文化,與華夏傳統人文相結合,變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呂梁認為這種文化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