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轟鳴、坦克滾滾、戰機交錯,人類的創造力讓這片人口密集、文明昌盛的土地變成廢墟,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原樣。
不利的訊息一個接一個傳到聯軍指揮部內,霞飛將軍和手下的將軍參謀們不斷調整部署,士兵們疲於奔命,仍舊無法挽回不利的局勢。
在比利時,英法聯軍完全失去了制空權,在獲得更先進的戰鬥機之前,聯軍飛行員面對德軍的福克戰鬥機無能無力。而且德國人獲得了數量更多的華國原產戰鬥機,根據情報部門估計至少有四百架,包括戰爭開始之前購買的部分,戰爭開始後摻雜在華國商船裡偷運進來的一部分。聯軍前線指揮官已經向英法兩國高層嚴正要求檢查華國商船,乃至於禁止華國商船進入同盟國的港口——當然不會斷絕前往協約國的華國商船。不過這需要時間由外交官協商扯皮,在此之前德國的戰鬥機不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要超過聯軍。
最讓人氣憤的是當協約國向華國提出購買戰鬥機和坦克時,遭到了華國政府的拒絕,理由是華國也處於和美國、日本的戰鬥中,沒有更多的產能向協約國出口。這堅定了協約國斷絕華國前往德國商船的決心。
戰爭勝負不能寄託於別人身上,英國和法國都明白這一點,他們從總部位於紐約的軍事研究委員會獲得了不少先進技術,並用於航空發動機和坦克發動機上。軍事技術在戰爭的催化下迅速成長,協約國正在試驗更先進的飛機和坦克,不過先進武器的服役時間還需要一個過程,歐洲大陸上的局勢卻很難等到先進武器的服役。
攻佔色當後小毛奇獲得了數量不菲的油料和彈藥等物資,總參謀部傳來的繼續進攻的命令讓小毛奇信心大增,他向施利芬元帥保證,自己的裝甲部隊可以在三天內推進一百公里,徹底打亂聯軍部署,截斷比利時境內英法聯軍的退路,當然前提是後勤運輸能夠跟上。
事實上限制小毛奇裝甲部隊的唯一條件就是後勤運輸了,第一裝甲軍六百多輛坦克和第二裝甲軍五百多輛坦克需要的油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後勤部門需要透過卡車、託畜,經過崎嶇的阿登森林,將寶貴的油料送到小毛奇手上。運輸效率的地下將限制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總參謀部甚至安排了飛艇運輸油料,但意義不大。
站在一輛刷著205數字的坦克前,車長隆美爾敲擊著車體裝甲,樂呵呵的嘴巴一直合不攏,不過邊上沒有人笑話他,因為包括204號車長戴維斯在內的大部分坦克兵都在欣賞著這些龐大的坦克。
在德國共有二百多輛華國產t01式坦克,之前的作戰中小毛奇將其分散在各支部隊裡,效果並不明顯,也加重了後勤補給的難度。於是攻佔色當後小毛奇根據收集的意見,將所有的t01坦克彙集起來,組成四個重型坦克殲擊營。比起德國和其他國家的坦克,t01坦克算得上是重型坦克了,不然也不會讓隆美爾、戴維斯等人如此興奮,75毫米坦克炮、厚重的傾斜裝甲、強大的發動機馬力,簡直就是完美的坦克——為什麼我們德國不能生產這種坦克?原因很簡單,發動機技術需要突破、工藝需要積累,即使有華國的製造圖紙,也需要時間來消化,這也是為什麼德國生產2號坦克、3號坦克的原因。
四個重型坦克殲擊營獲得了最充沛的物資,他們往坦克里加注法國燃油,吃著法國麵包,抽著法國香菸,看著路邊的法國女人,粗魯的說著髒話,大笑著在坦克的轟鳴中前進。後面是乘坐法國卡車的裝甲擲彈兵,然後,天空中出現了前來問候的法國飛機。
“馬克,離開公路,到那片小樹林裡去!兄弟們,恐怕你們要下去了!”隆美爾迅速下達命令,然後讓搭乘便車的擲彈兵們下去。
不遠處幾門防空機槍正在緊張的安裝,隆美爾懷疑等到他們安裝完畢,自己的坦克已經在轟炸後燃燒起來了。聯軍丟掉了比利時境內的制空權,卻高興的發現色當方向的德軍沒有空軍的掩護,於是大量聯軍飛機轉場前來欺負缺少飛機掩護的德軍裝甲部隊。
與華軍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不同,小毛奇手裡的裝甲部隊缺乏可機動的防空武器,防空機槍和火炮大多拆散成零件伴隨坦克前進,等進入前線後再組裝起來。這樣的作戰效率可想而知,不過德國人正在研製新型自行防空武器,裝甲部隊也在逐漸成熟之中。
聯軍的飛機遲滯了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也給部隊和後勤運輸線造成了不小的麻煩,不過聯軍飛機的對地攻擊能力和轟炸能力有限,只是遲滯,卻不能阻止裝甲部隊的前進。在技術水平較低的時候,空軍能夠發揮的作用較低,也難怪各*方對飛機的重視程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