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0部分

最開始圖波列夫是準備搞一款B17的大規模改進版,可以說是圖3專案的重大改進型號。但是搞了一半,當軍委獲知了美國人在搞B29時,立刻就推翻了圖3重大改進版的計劃,轉而要求圖波列夫搞一款全新的四發轟炸機。

於是乎圖波列夫只能從頭開始發展全新的圖4,但是在1943年9月,就在圖波列夫風風火火的開展最後的設計工作時,隨著蘇聯中央流體力學院的大型風洞投入使用,一些更先進的理論得到論正,這使得圖4不得不又充當部分新技術的驗證者,這樣一來自然是又耽誤了時間……(未完待續。)

512火箭

好容易當圖波列夫搞定了應用不少新技術的新圖4方案之後,發動機這一塊又出了么蛾子,Ash73TK活塞發動機因為需求太旺盛,一時間是供不應求,而此時總裝備部又看到了噴氣動力的潛力,忽然之間就冒出了一種新想法——搞一款噴氣式轟炸機似乎不錯。

於是乎剛剛有了眉目的新圖4專案又一次半路作死,軍委命令圖波列夫給新圖4換上噴氣動力,儘量讓最大飛行速度達到650公里左右。

好傢伙,這幾乎要了圖波列夫的老命,也許在軍委看來新圖4無非是換個發動機的事兒,噴氣式發動機那麼給力,速度要上去簡直太容易了。

但事實是,這種想法很扯淡,因為對速度的要求突破了天際(在當時看來就是如此),為了滿足對速度的需求,飛機的氣動不可避免就要推倒重來。這等於是讓圖波列夫搞一個新圖42。0專案。反正是要了這位功勳設計師的老命。

可能有同志要問了,以某仙人的水平不可能看不出來這是胡鬧,朝令夕改一味的貪大圖全,這在軍事工業中可不是什麼好事。那麼他為什麼不阻止呢?

不是李曉峰不阻止,而是他阻止不了,因為在這個方面叫得最歡的是斯維爾德洛夫,在這位未來的領導核心看來,蘇聯已經到了趕英超美的時候,任何一款武器裝備都必然的要壓倒這些潛在的敵人。

而他的這種想法很是迎合了當時在軍委中存在的******風氣,因為在戰場上節節勝利,形勢是一片大好。這讓部分人有些暈了頭喪失了自知之明,以為蘇聯真心已經是可以吊打一切對手了。在這種自滿情緒下,一切忠言逆耳的話他們都聽不進去了,是極大的膨脹了。所以在這一段在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冒進的苗頭。

這種風氣的覆蓋面是相當大的,哪怕是李曉峰也根本壓不下去,無奈之下他也只能讓現實給這群頭腦發熱的傢伙潑一盆冷水了。

比如這個新圖4專案,一開始就遇到了數不清的麻煩,首先是噴氣式發動機可靠性差、油耗太高,這導致原本作為戰略轟炸機專案存在的新圖4比圖3的航程都要短。當然,如果不把它當做戰略轟炸機,而是當成前線轟炸機,其效能倒是不錯,最大速度能達到700公里,比絕大部分德國戰鬥機都飛得快。可問題是,你聽說過四引擎的前線轟炸機嗎?

反正其原型機的效能是很尷尬的,而且基本上看不出改進的可能性,如果要多裝油,自然的要擠壓載彈量,而這種飛機的一項重要使命就是拋投笨重的原子彈。當年動則四五噸的原子彈可不是前線轟炸機能負擔的。

到了1944年6月,新圖4專案被宣告失敗,李曉峰也藉此狠狠地敲打了軍委當中那群頭腦發暈的頭頭一頓。然後圖波列夫就接到了新任務,第一是迴歸新圖41。0版本的設計,第二是預研一款雙發的中型噴氣式轟炸機。

迴歸1。0版本之後,困擾圖4專案的不利因素自然是煙消雲散,僅僅用了三個月,圖波列夫就讓正版的圖4原型機飛上了藍天。不過圖4真正要進入生產怎麼都得1945年了。

對於李曉峰來說這還是比較讓人失望的,好在在另一方面他卻有了不菲的收穫。那就是科羅廖夫主導的液體火箭專案。之前曾經說過李曉峰下令在V2的基礎上研發蘇聯的彈道導彈,這方面科羅廖夫動作還是很快的。在1944年初就完成了盜版工作,截止到1944年7月,盜版V2的R2導彈一共進行了五次實彈測試,取得了三次成功兩次失敗的好成績。

請注意,這真心不是在說反話,因為這確實是好成績。因為失敗的那兩次屬於前兩次,後三次都取得了成功。不過李曉峰並沒有急著下令投產蘇聯版的V2,因為這個導彈效能有限,最大射程才區區四百多公里,彈頭重量也不到一噸,最主要的是命中率太差強人意,只能攻擊面目標,比如說大型都市。

問題是,對蘇聯來說,要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