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穿甲威力角度講D5還不如ZIS2,但是D5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成本實在比ZIS2低太多了(其身管和52K高炮基本是一回事),所以ZIS2極其發展型ZIS4和ZIS4M又一次被裝甲兵放棄了(但是炮兵還是廣泛裝備了)。
而現在,當德國的黑豹第一次登上戰場之後,敏感的紅軍裝甲兵立刻就覺得火力不足了,認為很有必要給坦克和反坦克部隊換裝更好的火炮。而在這個問題上,圖哈切夫斯基更欣賞ZIS2系列,而李曉峰認為D5系列就夠了。
好傢伙這就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了,圖哈切夫斯基堅持要重新恢復ZIS2的生產,而李曉峰是堅決不同意。那麼李曉峰為什麼不同意呢?原因其實之前已經說過了,那就是ZIS2生產麻煩而且壽命低。
首先這是一門71倍口徑的超長加農炮,眾所周知火炮身管越長加工也就越麻煩,而且更要命的是ZIS2所使用的穿甲彈需要比較高的製造工藝。而要想發揮其優異的效能,就必須搭配更好的穿甲彈。而現在蘇聯的穿甲彈生產工藝實際上是不過關的(1941年時,連45毫米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穿甲彈質量都是奇差)。哪怕是烏斯季諾夫一再的抓生產加強工藝,也僅僅是暫時解決了76。2毫米火炮的穿甲彈問題。
這個時候上馬難度更高的BR271系列,這合適嗎?而且坦克炮的主要任務不僅僅是反坦克,還需要配合步兵作戰,擊毀工事的能力也是相當重要的。而在這方面ZIS2天生就不擅長,其高爆榴彈威力太低了。
問題是,李曉峰跟圖哈切夫斯基講道理,後者卻根本聽不進去,始終堅持反裝甲才是第一位的,必須提前預防德軍更先進的坦克威脅……(未完待續。)
325坦克炮之爭(2)
其實李曉峰和圖哈切夫斯基之間的爭論說白了還是思路不同。或者說他們心目中的坦克發展方向完全不一樣。
李曉峰心目中的坦克更接近後世的主戰坦克概念,這是一種全能的坦克,既要能快速機動突破作戰,還要能承擔摧毀敵人坦克的任務,最後還得支援步兵作戰。也就是用一種坦克去承擔絕大部分作戰任務。
而圖哈切夫斯基的想法不同,他認為術業有專攻,不同的坦克承擔不同的任務。輕型坦克承擔前出偵察任務,中型坦克擔任機動作戰和大縱深突破任務,而重型坦克則承擔支援步兵攻堅的任務。三種坦克各司其職並緊密配合。
所以在圖哈切夫斯基看來,輕型坦克就不需要太重的火力,強調機動效能就夠了。而中型坦克要承擔縱深突破任務,在保證一定機動性的同時,堅固裝甲防禦,至於火力,務必確保能夠摧毀敵人的裝甲力量。所以圖哈切夫斯基很看重中型坦克的反坦克能力,認為必須保證中型坦克遭遇到敵人的中型或者重型坦克時有較強的反裝甲能力。至於支援步兵作戰,圖哈切夫斯基認為這並不是中型坦克的主要任務。
用他的話說:“中口徑坦克炮威力太小,對付堅固工事的能力遠不如大口徑火炮,在重型坦克上安裝較大口徑的坦克炮支援步兵作戰才是正路。”
所以按照圖哈切夫斯基的設想,蘇聯裝甲兵的構成應該是這樣的T60或者T70輕型坦克突前偵察,T3457作為主力伴隨突破叢集移動,而重型坦克則作為突破力量同步兵一起作戰,一旦開啟了突破口,大量的T3457立刻跟進,像潮水一樣將突破口洗大,然後快速向縱深突入,不給敵人重新堵上突破口的機會,幷包抄合圍配合步兵將敵人分割殲滅。
很顯然,在圖哈切夫斯基的設想中,T34不需要太強的支援步兵火力,這項工作完全可以交給裝備122毫米D25榴彈炮的ВИ2和裝備100毫米火炮的T54去幹。T34只需要關照敵人用於封堵突破口的裝甲力量就足夠了。
看上去,在這種分工合作下,T34確實只需要保持足夠的反裝甲能力就行了。反正它就是個裝甲打手的角色,只需要幹掉敵人冒出來的坦克就夠了,至於支援步兵作戰,在圖哈切夫斯基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自然的,圖哈切夫斯基就對D5T不感興趣了,在他看來D5T反裝甲能力不如ZIS2,支援步兵打碉堡的能力不如D25T,屬於不倫不類的存在,這種不上不下的存在完全沒有必要在紅軍裝甲兵中存在。
但是在李曉峰看來,圖哈切夫斯基的選擇太偏激了,也許在坦克發展的早期階段,因為坦克主要效能的三大方面難以照顧周全,只能發展不同類別的專用坦克來滿足需求。而到了1942年,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