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善與惡。
這麼說吧,好人會辦錯事,壞人也不一定這輩子就不幹一件好事。越是道宏觀方面,這種界限就越模糊。就拿布林什維克和列寧來說,能用簡單的好與壞來評價他們嗎?
誠然他們有錯誤,但也有創造,在那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既然他們能走上前臺,既然他們被俄國人民選中了,那必然是有原因的。換而言之,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也是如此,沒辦法用對和錯來評價。
你說它對吧,破壞力巨大,透支了布林什維克的公信力,差點毀掉了新生的蘇聯。可你要說它不對吧,偏偏在那個時期它又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所以咱們也別糾結什麼對與錯,扯不清,按照列寧的說法,先別管手段,只看出發點吧!
可惜的是米羅諾夫是一個十分較真的人,他偏偏要給自己劃定一條線,一定要分出個黑白。所以他投了白軍,所以他很快就後悔莫及。
為啥?
沒錯,布林什維克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搶劫是剝削。誠然白軍沒有什麼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看上去似乎不錯,但問題是,沒有搞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白軍就不搶劫不剝削了?
這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問題,如今的人們都只盯著布林什維克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對此千夫所指,視其為十惡不赦。問題是,那個年月沒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白軍又在做什麼?
他們在開倉濟民?在搞慈善?
如果白軍當年做的是這些,那麼盯著布林什維克罵,給他們踏上一萬隻腳一點兒也不冤枉。問題是,白軍當年真心沒做這些好人好事,沒有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他們,比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布林什維克還要惡劣,殺人放火、搶劫強女幹,他們可是比布林什維克狠多了。
其實看看馬赫諾也就知道白軍多不受歡迎,馬赫諾跟布林什維克還有分分合合還有蜜月期,但是這位鳥都不鳥鄧尼金跟弗蘭格爾這些白軍,甚至連他們派來的使節都是問不都問直接殺掉。難道這是沒有原因的?
這麼說吧,當年俄國人民太悲劇了,政治舞臺上活躍的那幾股力量似乎都有問題,這幾股勢力沒有最爛只有更爛。他們只能挑選一隻相對而言不那麼爛的,找來找去,只有布林什維克了。
不過米羅諾夫沒有廣大俄國人民那麼幸運,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找到了最後的選擇。米羅諾夫覺得自己選錯了,決心糾正這個錯誤,結果一頭栽進了糞桶,那個叫後悔莫及啊!
在更爛的白軍當中,不需要什麼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對他們而言搶劫是生存下去的方法,虐殺敵人以及敵人的擁護者,是削弱敵人的有效手段,至於發洩一點兒獸慾,這就更正常了,不就是搞了幾個賤民嗎?爺寵幸她是她的榮幸!
這麼說吧,在搶糧食這個問題上,布林什維克還需要透過一個政策來指導實施,而對於白軍而言,完全不需要什麼政策的指導,對他們而言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需要像布林什維克那樣多此一舉。
米羅諾夫換了一個老闆,決心尋找真正的革命良心,但是結果卻是當頭一棒,當白軍不斷用各種方法刷低他們的底線和節操時,當他們不斷地挑戰米羅諾夫的底線時,米羅諾夫又萌生了去意。
似乎,我應該再換一個老闆?
不過對於米羅諾夫而言,想的簡單做起來難。白軍是沒有監控反革命敵人的契卡,對他們而言對付叛徒和逃兵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直接殺掉,絕不會有任何例外。
脫離白軍不光很危險,而且對米羅諾夫而言,脫離了白軍之後投奔誰呢?
這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同時得罪了俄國境內最大的兩股勢力。米羅諾夫似乎再也沒有容身之所。布林什維克視其為叛徒,全面的通緝他,看上去絕對不會放過他;至於白軍,那比布林什維克更加兇殘。反正怎麼看米羅諾夫都沒有老闆可換了。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換老闆,也會不斷地刷低他的節操,就算有新的老闆接納他,但也不會再信任他了。
一個不受信任的人能夠大展拳腳能夠施展抱負嗎?
米羅諾夫知道,很不可能。所以哪怕他在白軍中過得相當的不如意,他也不敢再輕易地做出任何選擇了。
“米羅諾夫這個人還是可以挽救的!”
米羅諾夫並不知道,幾千公里之外,李曉峰決心幫他做出選擇,像他這樣有才華有良心的軍人就這麼任其蹉跎下去,太可惜了。如果能再給他一次機會,李曉峰相信這位應該會知道站哪邊的。
德米特里。亞歷山大洛維奇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