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紛紛圍了上來,看那個所謂的京報。
“掌櫃的,給我一份京報。”
“有沒有京報了?沒有了?”
“剛才不是還有一疊了嗎?”
“官人不好意思,都是昨日剛印好的,賣的太快了,明日應該還有,您明日再來瞧瞧。”
第115章 115
各大茶樓裡頭,說書先生繪聲繪色地說著兵演的事情:“……那幾個蒙古佬便是驚慌失色,哪兒的還有一開始的傲氣,聖上仁慈未得追究……”
“聖上英明啊!太子和江大人威武,媽了個,誰敢再說江大人一聲壞話,俺大頭第一個不同意!”兇悍的漢子大掌拍的桌子啪啪響。
桌上的茶盞震動幾下。
茶樓裡的人也不嫌他粗魯,紛紛議論著。
“哎,以前是哪個殺千刀的傳的謠言!那座山本來就沒人住兒,一個小山頭,咱們大周的炮火可真厲害,難怪把那群蒙古佬嚇得。”
“可不,其實那山還好好的,就山頭給炸了,石頭還被拉來造屋子了,我大姨家的侄女的舅舅就住那一塊,說山上的樹還好好的,人也沒事,太子爺先前就同人打過招呼,派人把他們保護起來啦。”
“咱太子爺仁厚!聖上英明,蒙古人跪著送上禮物求咱們不要打他們哩!”
全京城的茶樓裡那一張紙嘩啦嘩啦地響,京城裡忽然行走的路人都拿著一張紙,識點字的人還一邊走一邊看,小巷子口都會聚著一群人,圍著一個拿著報紙的,時不時發出一聲驚歎或是鬨笑。
茶樓裡也開始擺些報紙,也就一文錢,京城裡的爺們都愛喝喝茶聊聊天,如今還能看看報,沈三也是沒想到報紙的賣的這麼快,報紙利潤低,他賣一文錢基本上就是不虧本也不賺錢,他本來是覺得沒有商機可言,現如今一看,沈三也琢磨了起來,似乎也並非無利益可賺。
沈三於商道那是頂頂開了竅了,他也精怪,不做別的事兒,就只顧自家這一條線,造紙印刷賣書,或是置產買地,買些保值的商鋪子,別的花樣不多沾染,沈興淮也非常敬佩他能有這般心思,攤子大了難收回,提點他多多改進自家的技術和質量。
沈三深以為然,造紙坊一直養著精通造紙的幾個師傅,也不顧別的,就琢磨著紙張,各式各樣的。印刷坊亦是,嘗著了好包裝的甜頭,春芳歇的包裝也是出了名的講究,也有不少人學,沈三就常常換樣式,怎麼雅緻怎麼來。
春芳歇如今還養著一批寫話本的,京城裡比蘇州府更為流行,春芳歇也佔盡店多的優勢,蘇州府的那邊好的話本可以拿到京城來賣,京城的話本也時常傳回去。
如今的報紙沈三也趕緊命人快馬加鞭送回去。
沈興淮亦是被不少人催著出第二版,翰林院的其他人紛紛斥責他不厚道,這般好事竟是不告訴他們,沈興淮道:“報紙終歸是百姓一道看的,怕是拉低了你們的水準,畢竟無需太過深奧的東西。我如今也是頭一回做,日後還是要仰仗各位仁兄送些文稿給我。”
沈興淮這是實話,他敢出這份報紙當然是考慮到他身邊這麼多文人。
出第一版的幾個人都火了,報紙上都印了名字,滿京城的人都看到了,文人所求可不就是這些嗎?
沈興淮把第一版的稿費給了幾位友人,幾位友人皆不收,沈興淮注重這版權的事情,同他們解釋了一番,後世不注重版權是從古就開始的,比如說這話本,只消哪一本話本火熱,沒過幾日,盜版的就出來了。
春芳歇自己的話本都印不完,所以不會去偷印別人家的話本,沈三亦覺此番做法太掉價,不屑於。
沈興淮希望尊重版權這種事情,能做個好頭,稿費並不算什麼,若是他們寫本書,書局也是要給錢的。難道文章就不一樣了嗎?
沈興淮打算第二版刊登一則收稿訊息,總是靠翰林院的人也不是辦法,招賢納士,民間亦是有不少歪才。
誰知他還沒有釋出訊息,就已經有不少人把文章送到他手上了,家中也連續收了好多信件,厚厚的一大疊,沈興淮有些頭痛。
太子和江垣終於洗刷的了冤屈,太子不好過多同朝臣接觸,此下沈興淮又替他說了話,他透過江垣向沈興淮傳遞了謝意,太子妃也是親自感謝了蜜娘一番。
太子之前受了委屈,元武帝命人調查之後,對太子安撫了許久,並未提及幕後之人,太子心中瞭然,定是父皇不願他知曉是誰,太子清楚的很,定是他下頭幾個兄弟。
太子便也裝作不知,亦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