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章 074
過年時家中冷清,一家人便是坐屋中談論翻修之事,這前一戶人家家中不和,這屋子的格局多少有些不對勁,沈三原先是生意人多少信一些風水,長久住在這兒運道定是會受影響,所以他也支援翻新。
沈興淮這回畫圖紙便不是春芳歇那般,他把園林裡每一個儘管的格局大致圖、細節圖都做了出來,看得家裡頭三個人眼花繚亂,蜜娘自小得到教一些素描,三維立體的思維在腦海中很清晰,江氏看著便是吃力很多,常常一頭霧水。
蜜娘很感興趣,且她聽沈興淮說原理構造又是聽得懂的,越聽越有興趣,覺得這造房子真有趣,但她又水平有限,若不然也想自己畫自己想象中的屋子。
不過有阿哥在,只要她說,沈興淮就能給她全畫出來。
“淮哥,這樣子是不是有些奇怪,感覺和蘇州府的園林不大一樣。”
沈興淮看了看圖紙,他學的是現代設計,這種古園林的設計他也是到這邊見識多了,腦海裡才有這種構想,但他畢竟是個現代人士,思維當中總是帶著一些現代人的影子,細節處設計總是追尋現代的舒適,而非如今的實用。
“裡面設計改了一下,我自有安排。”
兩人也不多說,這日子是夫妻兩過得,宅子他們喜歡便行。
沈三還在忙商鋪的事情,年前有多閒,年後就有多忙,印刷坊造紙坊,年前他寫了封信回去,讓家中印刷坊、造紙坊派些人過來,他在城郊看好了兩塊地,已經開始找人造了。
幾項下來,開銷大得嚇人,好在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不少,一家人沒有過多奢侈的愛好,除了日常的開銷,幾乎沒多少別的花銷,沈三家業越做越大,他也不貪心,專心做紙張和書籍,像蘇州府的印刷坊,每天印個上千本書都不夠,排隊等書的等到了一個多月後,每回拉完一批就要開始預訂下一批的。
造紙坊如今不僅供著自家的印刷坊,還供著外頭,每日都在趕工。
已經兩次擴大了,再擴大風險就大了,京城水深,沈三也不敢一下次下太深,一點一點試探,首先這商鋪價格就比蘇州府貴了不知多少,還是選在不是鬧街上的,鬧街的商鋪背後都是有勢力的,而且流動性不高,一般買下來了都不會賣。
沈三早年吃過一些虧,頗不喜把握在別人手裡的感覺,這商鋪一定是要買下的。他原先想按照蘇州府的春芳歇裝修,但逛了一圈京城的商鋪,覺得蘇州府的太過低調了。
恰是沈興淮頗精通此道,沈三過年時也讓他畫了幾張圖紙,做成三樓,實際上是兩樓,一樓頂比較高,可以吊一個小樓做看書的地方,最特別的就是做了幾盞琉璃罩吊燈,他們在京城根基淺,春芳歇沒有名氣,只能以奇巧取勝。
三樓設廂房,採用不同主題不同的意境,沈興淮越設計越興奮,可惜時間有限,二月份就是春闈,他剋制自己,只能停了下來,沈三和江氏也不讓他在做別的,一家人都繞著他轉,只為了讓他專心溫書。
“淮哥果真有我們家的木匠血統,他若是不科舉,日後定比我賺得多。”沈三翻著那些設計圖紙,前幾年建園林的時候他看得一臉迷惑,如今也看得懂了,越看越覺得神奇。
沈老爺子年輕的時候就是靠做木匠撐大的家業,傳給了沈大沈二,沈三是老小,出生的時候家裡頭正剛分家,忙得很,他沒學木匠,
江氏翻了個白眼:“自是科舉重要。”
蜜娘一邊學著他的設計圖紙,也在一邊塗塗畫畫,“阿哥可真厲害,不知是如何想出來了,茹姐兒看了一定會喜歡的。阿耶,奈有找好工匠嗎?”
沈三點點頭:“阿垣給找了幾個,奈大爸信裡頭說,奈夏至姐和姐夫過了年會上京來,讓奈姐夫來幫我們,照日子算,應該在路上了。”
蜜娘驚喜地抬起頭:“真的嗎?夏至姐要來了!”
江氏亦是一臉笑意,道:“說是二月初一出發的,已經在路上了,帶了奈二爸的幾個徒弟一塊兒來的,還是認識的人靠譜一些,心裡頭安穩,咱們家這造紙坊印刷坊、春芳歇、家裡頭,哎,忙都忙不過來。奈阿哥還要春闈,家裡頭還不能動……”
家裡許久未有這麼忙碌了,沈三和江氏年輕時為了家裡頭,忙進忙出,後來搬進了園林,家裡頭安定了,萬事沒了操勞,骨頭都鬆散了,到了京城,為了兩個孩子,再度回到那種又忙又累的生活。
日子離春闈越近,也越緊張,這麼冷的天,他們又是從南方來的,但官府有規定,只能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