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率部圍困平西俯,圍而不功。同年11月下旬,西夏與大遼簽定盟約,徵兵備馬。12月中旬,兩國分別從西夏的夏州,大遼的大同俯同時出兵。兵分兩路,共記十萬人馬同時殺來。同年12月下旬,延安俯、汾州、晉州、太原俯、真定俯相續淪陷,舉國震驚。誰也沒有想到西夏的報復會這麼快,更沒有想到,遼國居然也從中參了一腳。
遼國是必須的打仗了,經過這些年的安逸日子,遼國將士早已外強中乾了。雖然表面一片太平盛世,國運昌隆,可是實際是確是危機四伏。隨著能征慣戰的將士損耗怠盡,遼國已經遠不如開國時的強大了。蕭太后也正是看清了這一點,才毫不猶豫的答應崇宗李乾順。
天朝震怒,徽宗在朝堂之上氣得直要殺人,要殺之人卻是剛剛被封為震西大將軍的武松。朝堂上的一眾文官也連聲叱責武松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本來大好的局面,硬是讓他弄到這種局面。可是不管眾人怎麼罵,遠在西夏的武松活的還是很逍遙。宋朝最精銳的部隊就是禁軍和邊軍,其他城府只有一些廂軍或鄉軍,憑這些人想要阻止異族的入侵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殿前太尉宿元景見到徽宗慌怒異常,而大典之上卻沒有一個人能說到點子上的,忙上前進言道:“吾皇萬歲,如今西夏,遼國和兵佔我兩州三俯,如果我軍不能收復失地,恐怕會傷我天威!還請陛下做主,譴一名慣戰將軍領軍為上,收復失地是為上策”
徽宗像溺水之人抓到稻草一樣問道:“愛卿所言急是,不知愛卿心中可有人選?”
“慶州虎翔軍!”
“不可,沒有慶州阻攔西夏,西夏早就大舉而下了,虎翔軍萬萬動不得呀陛下!”童貫老邁的聲音顫顫巍巍的勸戒道。
徽宗本就是一個沒有主意的人,童貫這麼一說他變附和,宿元景又舉了幾個人,不是以路途遙遠就是以要塞之兵不可輕動為由被人否了。最後實在沒有招的宿元景,直接把宋江抬了出來。可是名字剛剛說出口,就被滿朝君臣異口同聲的給否掉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有如鬧市,爭個半天也沒有商討出個所以來。最後徽宗只能無奈退朝,宣佈明日再議。
宿元景重重的嘆了口氣,救兵如救火,還明日再議?也許等商議出結果來,什麼結果都沒有了!!!
第一第七十七章 狼煙四起(凌晨第一更)
外族來犯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完,再江南再次傳來震驚朝堂的訊息,江南方臘造反了!山東宋江近日接連攻打大名俯、東平俯、安山鎮、忙的樞密院是焦頭爛額,沒有想到這邊還沒有處理完,江南又冒出一個更大的。所有明心之人都知道,亂世將至!
也不知道宋江是怎麼收到的風,居然把當日朝堂之上的事情打聽的一絲不露。大名俯中,府邸衙門深處,宋江和吳用隔桌對坐。
宋江親自為吳用倒了一杯茶,然後詢問道:“軍師、您怎麼看?如今大遼、西夏犯我疆土,江南又有強人自立為王,您看我們下步應該怎麼走?”
吳用沒有搭話,只是慢慢的品茶,宋江也真有耐性,應是沒有出聲。過了良久,吳用的聲音才慢慢的傳來。
“哥哥、小弟有一事不明,還請哥哥指教。”
“軍師請問、我知無不言!”
“不知哥哥是想盡忠報國,還是想要意取天下?”吳用還是第一次這麼直接的和宋江說話。
“自然是盡忠報國了,我輩男兒……”
“哥哥您說的是真心話嗎?哥哥不坦誠,學生有策又能如何?”吳用的語氣中帶有一絲失望。
宋江只覺得心跳的列害,面色有些發漲,竟然不敢看他的眼睛。想要繼續說盡忠報國,可幾次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以吳用的才智怎麼會不曉得宋江的意思,於是張口說道
“哥哥莫急,我送哥哥一個字,那就是“拖”!!!西夏、大遼皆是狼虎之國,區區幾個州俯恐怕還不放在他們眼裡,我認為這只是一個開始。如果哥哥這時候平寇禦敵,非但師出無名,而且就算有什麼功勞,恐怕也落不到你我兄弟頭上。劉邦與我朝太祖為什麼能夠開創基業?那是應了一句話,時世造英雄,只有身在亂世才有榮登大寶的機會。現在是越亂對我們越有利,水渾了才好摸魚嗎!”
宋江聽後,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然後下意識的問道:“軍師、那你說我們應該怎麼辦?”
吳用臉上先是浮現出一個陰險的笑容,然後慢慢的說道:“很簡單、劫、富、濟、貧、替天行道!即能有所斬獲,又能鍛鍊隊伍,同時還能得到好名聲。我們要麼不敢,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