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的步伐。
齊恆沒有等來司馬劍大軍撤回的訊息,卻等來了梁國元帥司徒浩率大軍自東部進攻官商城的訊息,齊國上下舉國震驚,這才知道怒卑奪城與梁國發兵不是巧合,而是早有預謀。
“聖上,國之危矣。”齊國重臣齊聚宮中,賀蘭峰急忙上言,“如今怒卑大軍已攻至陳州,司馬將軍在北與怒卑交戰。梁國東西兩路壓境,西路葉遠航已破畱博攻至殷天城下,東部官商城發來加急書信,也是岌岌可危。還請聖上即刻發兵救援兩處,才可保我國境無事。”
齊恆憂鬱滿面,耷拉著腦袋蔫坐在那裡,所有的霸氣都如屋外撒落的雪花,被冷風吹的七零八落。
“賀愛卿,朕也想發兵,可該如何發兵?”只幾日時間,齊恆的嗓音變成了沙啞之聲,“宿州只有幾萬兵力,臨近幾州倒是有十餘萬,可該分向何處?”
賀蘭峰略一思考,道:“現今不知梁國是兩路齊進,還是一實一虛,只能將兵力一分為二,分派東西。”
“可梁國若一路不動,只做佯攻,另一路強攻的話,我軍豈不是又有十餘萬兵力被牽引過去?”
“現今西路有梁軍十餘萬人,此路必是強攻了,東部敵軍確切訊息還未曾傳來,但我們也必須出兵,不然怕是來不及了。”賀蘭峰也怕梁軍再施調虎離山之計,若將兵力分赴東西兩處,東路梁軍只有少數,而在西路強攻,那時齊軍再從東面撤回西路增援,也定是來不及。
“好吧,將宿州人馬增派至殷天城,另派古信府守軍趕往殷天,其餘州府兵馬向西支援官商。”齊恆做出決定,將國內五十餘萬大軍全部派出。塞北有兵十七萬人,西部有兵力近十八萬,另從各州抽調守軍,合計十七萬人趕赴東部,從而應對三面受敵的被動局面。
第二八三章 二將獻城
戰爭總是殘酷的,每座城池的得舍,都是無數條性命的丟棄。齊軍在陳州方面與怒卑對峙,各有勝負,不分上下。而東西兩路則被梁軍打敗,西路丟了殷天城,東路更是連丟兩城,官商與琅西都已落入梁軍手中。
齊國宿州之西只剩一座屏障古信府,東面也只有兩座城池漢欒郡與下普城。南北各州府中幾乎都成了空城,據說各州知州手下,連衙役都被徵調走了。可見戰況慘烈,怕是此戰過後,齊國境內難以見到成年男子了。
遠航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打下了殷天城,雖藉助連弩佔盡了便宜,卻也傷亡不小。現今齊軍全部退守在古信府中,任憑梁軍天天叫陣,就是不出城迎戰。遠航試圖攻城,嘗試幾次傷亡過重,便退回修整,暫時放棄攻城。
遠航正為久攻不下古信府而犯愁,聽後立刻備馬,帶上刀紫等人前往古信府城外檢視。
“亞史好計啊,這片林子燃起,濃煙隨風而過,城上必看不清,正可攻城。”遠航興奮起來,想起最早與小梁交戰時,小梁便曾使用火攻益州,只是被自己識破,卻反燒了自己。
“亞史在小梁之時,也曾獻計火燒益州吧?”遠航側頭問道,臉上表情讓付亞史難以琢磨。
付亞史在馬上臉色微紅,“讓大人見笑了,是大人心計過人,識破了我這低微之計。”隨即望向古信府,又道:“齊軍中不會再有如大人這般聰慧之人,亞史相信此計定可成事。”
遠航一笑,“我信亞史,破此城指日可待。”
東路司徒浩大軍挺進,齊軍幾次力戰都敗退而歸,梁軍已經開到漢欒郡城下,形成圍城之勢。
齊軍從各州調來兵馬十餘萬屯兵城中,兵馬來得快,糧草卻未跟上。如今漢欒郡的糧草供應十餘萬大軍,已經捉襟見肘,難以支撐了。
“將軍,城中糧草只可維持一日了,後方若再不運送糧草過來,怕是不等梁軍攻城,自己卻先餓死了。”漢欒郡城中各位將軍哀聲怨道,手下兵士果不腹肌,每天只吃些稀粥,如何可以打仗。
東路統帥袁海星本是漢欒郡守備,此人倒沒什麼大本事,只是原先的大將軍陸川兵敗琅西,齊王大怒削去其職位,暫由他帶領。
袁海星見發話之人乃是陸川,不由冷笑一聲,出言譏諷,“若不是陸將軍引兵退來漢欒,何至於糧草不濟啊。”
“你……”他的一句話將陸川氣的站了起來。俗話說得好,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和著我這剛剛戰敗,你便將糧草不濟一事扣在我頭上了。
“兩位將軍少言幾句,還是抓緊催糧要緊。”其餘幾位各州趕來支援的守備急忙上前勸解。
“你們幾位也是,既然帶兵前來,也不多帶些糧草,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