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太監忠心。
東林黨人代表了南方士大夫和商賈的利益,特別是那些大商賈,為了自身的利益真正得到保護,會提出很多的建議,也能夠拿出來錢財,所以南方士大夫和商賈的支援,讓東林黨人在朝中的權力越來越大了。
有了這些前提,剿滅流寇究竟由誰負責,那就不好說了。
討論已經持續了半個時辰的時間,為一件很明確的事情,討論這麼長的時間,在內閣之中是非常少見的。
溫體仁已經思慮成熟了,按說他應該是支援東林黨人的,畢竟浙黨與東林黨之間的鬥爭,以東林黨暫時的屈服告終,溫體仁也不想與東林黨人劍拔弩張,畢竟有些事情還需要依靠東林黨人,要知道東林黨人在南方的勢力是異常龐大的。
可這一次的情況不一樣了,眼看著流寇的勢力越來越猖獗,若是不能夠花費大力氣剿滅,任由流寇囂張,北方無法安寧的同時,必然影響到南方,這次流寇進入了南直隸的廬州府和安慶府,讓溫體仁冒出了一身的冷汗,若是流寇發展壯大了,進入到南直隸的蘇州府,那他到時候哭都哭不哭不出來了。
在洪承疇的事情上面,溫體仁對東林黨人有些看法了,明擺著的事情,根本不需要討論,洪承疇的確不行,必須要撤換,鄭勳睿和盧象升兩個候選人,誰優誰劣,一眼就可以看出來,當初鄭勳睿負責剿滅流寇的時候,盧象升是心悅誠服的,而且跟隨鄭勳睿作戰,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如此簡單的事宜,東林黨人還要從中作梗,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
溫體仁看了看文震孟,慢慢開口了。
“文大人,此事你是如何看的。”
溫體仁說出來這句話,眾人瞬間安靜下來,張鳳翼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錢士升的神色則顯得有些暗淡了。
“下官支援張大人的意見,還請溫大人定奪。”
溫體仁點點頭,接著開口了。
“張大人負責兵部事宜,在此事上面,本就應該有建議權,內閣應該聽從兵部的建議,本官在這裡想說說都察院,本是負責監督和彈劾官吏事宜,其他方面應該尊重內閣和六部的意見,什麼事情都想著出頭,此等做法不妥,至於說翰林院,諸多的庶吉士還應該多多學習,慢慢熟悉政事,遇到重大的事情,不要輕易發表意見。”
溫體仁說出來這些話,四周異常的安靜。
“本官建議,左副都御使、陝西巡撫鄭勳睿,兼任五省總督,敕封兵部左侍郎,負責剿滅流寇事宜,兵部尚書洪承疇大人,回到大同,負責邊鎮事宜,兵力具體的調整事宜,兵部可以擬出具體的奏摺。”
溫體仁一錘定音,舉薦鄭勳睿負責剿滅流寇事宜,當然在這之前,他早就找到了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以及京營提督曹化淳等人,將相關的事宜落實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廷杖
正月二十五,早朝。
乾清宮,內閣大臣,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翰林院大學士,六科給事中在乾清宮內,諸多的監察御史和翰林庶吉士則是在乾清宮外站立。
溫體仁的臉色很不好,他關於都察院的話語,早就傳出去,鬧得沸沸揚揚,按說票擬上去之後,誰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應該結束了,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內閣討論的話題迅速傳出去了,以至於釀成了異常大的爭論。
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濟,是溫體仁提名的,按說應該和溫體仁一條心,可不知道是什麼緣故,唐世濟的態度突然出現了轉變,這種轉變在正月之後,變得特別明顯,處處維護張溥和張採等人的利益,讓溫體仁隱隱感覺到了東林黨的拉攏和利用。
溫體仁敢於在內閣直接批評都察院和翰林院,其實就是因為唐世濟和翰林大學士沈忠仁是自己人,可惜問題偏偏處在了自己人的身上。
皇上同樣沒有什麼表情,聽著都察院右都御史唐世濟的建議。
建議其實很簡單,反對左副都御使、陝西巡撫鄭勳睿出任兵部左侍郎、五省總督,提議洪承疇繼續負責剿滅流寇事宜,敕封盧象升為兵部左侍郎,兼任湖廣巡撫,協助洪承疇剿滅流寇事宜,兩人可以分工合作,洪承疇主導陝西、山西、河南三省剿滅流寇事宜,盧象升負責湖廣和四川剿滅流寇事宜。
至於說原因。其一是剿滅流寇需要時間,儘管說幾個月時間以來,發生了一些問題。但不能夠因為出現偶然的情況,就臨陣撤換大將,這於事無補,其二是洪承疇乃是文武兼備的難得人才,多年來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而且在大同抗擊後金韃子,也取得不俗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