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故以為獨之外別無本體,慎獨之外別無功夫,獨即天命之性所藏精處,而慎獨即盡興之學,獨乃至善之所統會,所謂致知在格物,格此而已。。。”

“。。。獨者,物之本,而慎獨者,格之始事也,故曰君子學以慎獨,直從聲外立根基。。。”

同樣是兩個時辰之內,鄭勳睿一氣呵成,完成了這篇艱澀的文章。

劉宗周是大儒,對文章的要求自然是不一般,可聰明的鄭勳睿,將劉宗周尚未完全整理出來的觀念,提前給他說出來了,這樣的試卷,劉宗周要是看不上,那太陽就要打西邊出來了,當然,這樣做有討好的嫌疑,但能夠取巧的地方,鄭勳睿怎麼可能捨棄。

抬頭看向前面的時候,鄭勳睿隱隱看清楚了劉宗周的相貌。

面容清秀,自然透露出來威嚴,山羊鬍子已經有些發白,此時的劉宗周,年屆五旬,過了知天命的年紀,可謂是集大成的時候了。

因為距離有些遠,鄭勳睿看的不是很清楚,加上寫了好半天,殫精竭慮,也的確累了。

他是江寧縣縣試案首,可惜是今年縣試的案首,本來是沒有資格參加府試的,需要等到來年,所以這次來參加府試,基本沒有什麼熟人,雖說他的名聲已經出去了,不少讀書人都知道了,可大家相互之間沒有見面,更談不上認識了。

能夠被編入到學堂之內參加府試,就已經很不錯了,這恐怕是江寧縣知縣王鐸的功勞,怕是還有楊廷樞的間接作用,當然自己在縣試的時候,寫的那篇文章的確是不錯的,肯定引起了劉宗周的注意。

正如王鐸所說的那樣,文章裡面必須要有實質性的內容,科舉考試不是寫散文,也不是抒情,更不是寫小說,是標準的議論文,而且是針對時局的議論。

這方面鄭勳睿有心得,但不敢過分的表露,否則他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從來沒有為官,也沒有真正瞭解百姓之疾苦,憑什麼能夠提出來那麼多驚世駭俗的觀點,豈不是讓別人懷疑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在選擇文章的時候,鄭勳睿耗盡了心思。

午時過去了,鄭勳睿沒有急著交卷,而是慢慢看自己寫出來的文章,品味其中的意思,看著看著,他對古人生出了崇敬之情,用最為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了所有的意思,的確是不簡單的,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過了未時,還是沒有一個人站起來交卷,鄭勳睿實在是忍不住了,他也知道這個時候需要低調,儘量是等到有人交卷的時候,跟在人家的後面,可看看眾多的考生,都在奮筆疾書,或者是苦思冥想,怕是申時過了都沒有人交卷的。

考場其實和牢房是差不多的,坐在位置上不能夠亂動,不能夠說話,不能夠交頭接耳,無聊透頂。

實在忍不住的鄭勳睿,終於站起來了,拿著寫好的文章,朝著前面走去。

眾多的目光集中到他的身上,早有準備的鄭勳睿,若無其事,走到了劉宗周的面前,鞠躬之後,將文章放在桌上了。

鄭勳睿恐怕不會知曉,雖說他沒有看清楚劉宗周的具體模樣,人家卻注意到他了,就在他放下筆的時候,劉宗周就注意看了時間,尚未到午時,接下來的時間之內,鄭勳睿再沒有拿起筆來,說明午時之前就已經寫完了文章。

對照了名冊,劉宗周眼睛裡面射出一絲的光芒,這個年輕的出奇的考生,原來就是江寧縣縣試榜首鄭勳睿,沒有想到府試的時候,也是不到兩個時辰,就完成了文章,難道真的是天才嗎。

(求收藏,求點選,求推薦票,求讀者大大的關注,拜謝了。)

第三十一章堪比少年甘羅

鄭勳睿前腳離開,劉宗周就拿起了文章,粗略的看起來了。

作為明朝的大儒,劉宗周對儒學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也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望向其背的,這一次出了這個考題,說起來是不簡單的,畢竟接受慎獨和專門學習過慎獨觀點的學子不是太多,儘管說有些人也是在學習,但沒有深入進去,最終表達出來的,還是全套儒家的思想,劉宗周不能夠說人家是弄錯了,畢竟他也是從儒學之中提煉出來的慎獨思想,但對於這樣的認識,他感覺到失望。

鄭勳睿落筆的時間太早了。

儒學博大精深,自古至今,沒有任何人敢說自己學透了,劉宗周潛心研究,總結提煉出來慎獨的觀點,也需要不斷的完善。

所以對於鄭勳睿過早的完成了文章,劉宗周略微表現出來失望,當然他對鄭勳睿在縣試寫出來的文章,還是很讚賞的,十五歲的年輕人能夠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