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總收入摺合白銀一千一百一十兩,這些俸祿,足夠維持大家庭的開銷,過上相對富足的生活了。
如此富足的生活,官吏沒有理由不珍惜,畢竟派駐到省府州的都察院的御史,時時刻刻都在監督,要是沒有發現有貪墨事宜了,掉了烏紗帽,那就什麼都沒有了,而且一輩子都要揹著恥辱的名聲,孰輕孰重,大家非常清楚。
皇上調整官吏俸祿,也徹底顛覆了大明王朝三百餘年來的慣例,讓諸多計程車大夫、商賈和百姓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也讓官吏有了真正的自豪感,能夠進入到官府做事情,不僅僅意味著身份的變化,也意味著有了充足的俸祿,能夠過上體面的生活。
鄭勳睿對這樣的情形是比較滿意的,他也知道,高薪養廉有著很多的不足之處,但相比較來說,這是最好的辦法了,不管怎麼說,讓各級的官吏都有強烈的責任心,讓他們珍惜自身的職位,這已經很不錯了,官吏拿著相對來說高的俸祿,就要考慮是不是對得起這些俸祿,就要老老實實的做事情,若是因為不能夠很好做事情,甚至是貪墨,失去了這份差事,甚至是進入到大牢之中,那就太不划算了。
第八百九十七章理順體制
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個道理鄭勳睿非常清楚,前世身為公務員的他,對於如何治理國家是非常關注的,其實治理國家,最為關鍵的是有一套優秀的管理體制和制度,同時這個管理制度能夠完全的落實下去,當然任何的管理體制與優秀的制度,都需要透過實踐不斷的進行檢驗,以至於不斷的完善,偏偏鄭勳睿就有著這樣先知先覺的優勢,畢竟他是穿越之人,幾百年之後不少優秀的管理體制和經驗,隨時都能夠拿來為自身所用。
到了瑞元元年的十一月底,戶部收到的商貿賦稅、農業賦稅以及海上貿易的保護費等等,包括沒收的原鄭芝龍的銀子等等,總計摺合白銀已經超過一億一千萬兩白銀,這是一個令人目瞪口呆的數字,不過開銷同樣是巨大的,官吏的俸祿需要開銷摺合白銀三千五百餘萬兩白銀,鄭家軍需要開銷近三千萬兩白銀,其次就是各級官府需要的日常開銷摺合白銀一千萬兩左右,返回給各省的賦稅摺合白銀五百萬兩左右,去掉這四項的開銷,剩下的白銀就只有三千萬兩左右了。
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北方以及南方少部分地方的撫卹費用高達五百萬兩白銀,整治北直隸境內的大運河開銷兩百萬兩白銀,此外就是各地整修水渠溝渠等等事宜,包括整修道路等等,都是需要開銷錢財的。
若是錢財的開銷,全部都要戶部來操勞,那麼戶部的官吏都是累死了都忙不過來。
所以鄭勳睿建立起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制,專門用於錢財開銷的事宜,這個體制的貫徹落實,還要依賴大明皇家銀行。
大明所有官吏。包括鄭家軍所有將士,凡是從朝廷領取俸祿之人員,其俸祿的發放由地方官府造出名冊,具體發放事宜有大明皇家銀行直接負責,所有人都到銀行去領取俸祿,包括京城的官吏也不例外。此舉就杜絕了官吏貪墨俸祿事宜的出現。
地方上需要整修溝渠和道路等工程,這是需要開銷銀兩的,由地方官府來承擔是不現實的,必須要由上面來承擔,這種大型的工程,由地方官府造出預算,看看需要多少的錢糧,然後報送府州衙門稽核,最終由省巡撫衙門確定。預算超過十萬兩白銀的工程,必須呈奏內閣審批,最終由皇上直接確定。
內閣在批准工程之前,戶部和工部根據情況的需要,派出人員前往地方上核實,經過核實之後,內閣根據戶部錢財的多少,看看是不是批准這個工程。
地方上都察院派駐機構。必須嚴格稽核工程,若是工程出現貪墨事宜。或者是假報工程,那麼各級都要追究責任,而責任最重的就是省府州縣等衙門。
這樣的管理體制,讓各省的巡撫、知府、知州和知縣都是小心翼翼的,就連駐紮在地方上的都察院都是特別小心的,弄得不好就要跟著倒黴。
瑞元元年需要開銷的地方特別多。以至於內閣最終否定了很多方面的開銷。
故而看起來龐大的收入,真正用起來就沒有多少了,何況皇上已經提出來明確的要求,那就是府庫必須有摺合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錢財儲存,今後每年都要增加。一直到府庫有約摺合一億兩白銀的錢財了,才能夠真正放心。
瑞元二年需要展開的征伐,還是需要依靠大明皇家銀行的。
或許是鄭勳睿提出來的諸多的管理體制,讓徐望華和周延儒等人有些不適應,一段時間過去,徐望華和周延儒等人忙的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