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一瞬,陶夭夭大腦一片空白,暗罵誰出的題目也太刁鑽了,既然是孔子的三位徒弟,竟然問哪一位不是人,出題的人這不是成心為難人麼?
微微皺了眉,陶夭夭抬起頭,她以為宮義一定也會像自己一樣冥思苦想,然而讓她意外的是,宮義幾乎連想都沒想就提筆將答案寫下了。
宮義這麼快就給出答案,讓陶夭夭有些心慌,倘若自己拿不出準確答案,肯定在他面前丟臉。
眯著眼仔細打量著燈籠上面的謎題,陶夭夭拼命想,恍惚間想起之前與荀久相處的時候,她曾經說過一句話: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就不同。
那麼,這個燈籠上的謎題是否要求她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呢?
腦中靈光一閃,陶夭夭忽然就想到了答案,雖然不確定對不對,但這是她唯一能想出來的答案,眼看著答題時間就要到了,陶夭夭不再猶豫,提筆在紙上寫下了:子路(指鹿為馬)
管事看了兩人的答案後,不由得豎起大拇指,讚道:“兩位還真是心意相通,這個問題原本是放在高處的,但少主人說了,偶爾打亂一下次序也無妨,故而小的們只好隨便拿下來掛在了第十一位,沒想到這位姑娘與這位公子竟然能想到一處,而且還都是正確答案,實在讓人不得不嘆一句兩位大才。”
陶夭夭也很驚訝,對於這一題,她是一點把握都沒有的,原想著就這麼走了有些可惜,卻沒料到宮義竟然與她寫出了相同的答案。
陶夭夭一想到此,心中便如同抹了蜜糖,她再抬眼望過去的時候,宮義低垂著腦袋並沒有看她,周身依舊是讓人難以靠近的清冷,也不知道是否為錯覺,陶夭夭總覺得宮義似乎比剛才更清冷了一些。
僕人取來第十二個燈籠,這才打斷了陶夭夭的思緒,她看了謎面之後,迅速在紙上寫下答案。
一百道題,需要很長時間。
圍觀百姓個個瞪大了眼睛,都在猜測這對才子才女能否一舉通關奪得天燈婆婆作古前的最後一卦。
百姓們心焦不已,卻唯獨燈輪上的兩人面色淡然,不疾不徐地看題寫答案。
其實陶夭夭本沒猜錯,這顆鴛鴦樹上總的掛了兩百盞燈籠,但因為兩邊的謎面一樣,所以折半算下來,她和宮義一人需要答對一百題。
若是換做尋常的花燈會,這麼多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