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弱。羅帕封香來天上,瀉銅盤、沆瀣供清酌。春去也,被留卻。芳魂再返應無藥。似詩詠、綠衣黃裡,感傷而作。愛惜尚嫌蜂採去,何況流鶯蹴落。且放下、珠簾遮著。除卻江南黃九外,有何人、敢與花酬酢。君認取,莫教錯。”
'28'《漢書·昭帝紀第七》:“始元元年春二月,黃鵠下建章宮太液池中。公卿上壽。賜諸侯王、列侯、宗室金錢各有差。”
'29'《左傳·城濮之戰》:“晉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晉國。險阻艱難,備嘗之矣;民之情偽,盡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廢乎?”
'30'《晉書·列傳三十二·祖納傳》:“時梅陶及鍾雅數說餘事,納輒困之,因曰:‘君汝潁之士,利如錐;我幽冀之士,鈍如槌。持我鈍槌,捶君利錐,皆當摧矣。’陶、雅並稱‘有神錐,不可得槌。’納曰:‘假有神錐,必有神槌。’雅無以對。”
'31'《晉書·列傳第四十七·殷浩傳》:“或問浩曰:‘將蒞官而夢棺,將得財而夢糞,何也?’浩曰:‘官本臭腐,故將得官而夢屍。錢本糞土,故將得錢而夢穢。’時人以為名言。”
'32'虞世南《賦得慎罰》:“帝圖光往冊,上德表鴻名。道冠二儀始,風高三代英。樂和知化洽,訟息表刑清。罰輕猶在唸,勿喜尚留情。明慎全無枉,哀矜在好生。五疵過亦察,二闢理彌精。幪巾示廉恥,嘉石務詳平。每削繁苛性,常深惻隱誠。政寬思濟猛,疑罪必從輕。於張懲不濫,陳郭憲無傾。刑措諒斯在,歡然仰頌聲。”
'33'《論語·堯曰第二十》:“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34'《史記·李斯列傳第二十七》:“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35'《晉書·列傳第二十四·陸機傳》:“(陸機)因與(司馬)穎箋,詞甚悽惻。既而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遂遇害於軍中,時年四十三。”
'36'《晉書·列傳第五十三·袁喬傳》:“故友之好,請於此辭。染絲之變,墨翟致懷,歧路之感,楊朱興嘆,況與將軍遊處少長,雖世譽先後而臭味同歸也。”翟墨,墨子。《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楊朱是先秦著名思想家,與墨子同時代。有一次他外出到了一個岔路口,聯想到了人生的歧路,心中不禁傷感,竟然哭了起來。
'37'《列子·湯問》:“孔周曰:‘吾有三劍,唯子所擇;皆不能殺人,且先言其狀。一曰含光,視之不可見,運之不知有。其所觸也,泯然無際,經物而物不覺。二曰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三曰宵練,方晝則見影而不見光,方夜見光而不見形。其觸物也,騞然而過,隨過隨合,覺疾而不血刃焉。此三寶者,傳之十三世矣,而無施於事。匣而藏之,未嘗啟封。’”
'38'《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39'《後漢書·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段熲傳》:“臣以為狼子野心,難以恩納,勢窮雖服,兵去復動。唯當長矛挾脅,白刃加頸耳。計東種所餘三萬餘落,居近塞內,路無險折,非有燕、齊、秦、趙從橫之勢,而久亂並、涼,累侵三輔,西河、上郡,已各內徙,安定、北地,復至單危,自雲中、五原,西至漢陽二千餘里,匈奴、種羌並擅其地,是為癰疽伏疾,留滯脅下。如不加誅,轉就滋大。”
'40'《史記·春申君列傳》:“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
'41'《史記·穰侯列傳第十二》:“周書曰‘惟命不於常’,此言幸之不可數也。”
'42'《晉書·列傳第五十二·鄧粲傳》
'43'王維《輞川集·竹裡館》
'44'《晉書·列傳第二十六·孫綽傳》:“(孫)綽性通率,好譏調。嘗與習鑿齒共行,綽在前,顧謂鑿齒曰:‘沙之汰之,瓦石在後。’鑿齒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45'《論語·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