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監工的太監立馬收斂了氣勢,躬身陪笑上前說道:“姐姐身子大好了,姐姐最近不出來走動,做弟弟的可一直惦記著姐姐呢……”
“油嘴滑舌!”
妙懿此時已經走開,遠遠還能聽見那二人的笑聲。拜高踩低,也不過是宮中常態罷了。
宮牆盡頭是一條岔路,往左是通往御花園的路,曲徑通幽。往右則是往前朝去的路,筆直而通暢,大多數途徑的宮人都是朝這邊去的,皇子們的宮室大多坐落在那裡。
選哪條路才好?
妙懿正躊躇間,只聽身後有人問說:“可是唐女史?”
妙懿回頭,見是方才宮牆邊同那監工太監說話的宮女,此刻正用一雙細長眸子打量著自己。
“不知貴妃娘娘那裡因何事尋我?”
在宮宴上,這名宮女曾站在沈貴妃背後侍候。
“唐女史好記性。小的叫綠蘿,可尋了您好久,沒成想在這裡遇到了您。我們娘娘想請您過去說說話。”
她淺淺笑著,琉璃色的眼珠卻散發著微微冷光。
☆、第98章
妙懿在承乾宮西配殿的廳中坐了,那名叫綠蘿的宮女將她領來後說要先去回稟娘娘,讓她在這裡稍候片刻。
小方几上擱著的茶水從冒著嫋嫋熱氣到熱氣散去,如此反覆,直到宮女第三次上前撤換茶水時,方才從外面走進來一名藍衣宮女,卻並不是綠蘿。
妙懿站起身來,柔聲問道:“可是娘娘要召見我?”
“娘娘正在召見外命婦,此刻恐怕沒時間見女史,再等等吧。”
說完,那藍衣宮女拔腳就走。
妙懿緩緩落座,隔著半開的窗子,能看見宮女們拎著紅漆彩繪食盒整齊的排成一排經過,往正殿走去。
傳話的藍衣宮女追上走在最末位的宮女,問道:“御膳房都做了什麼菜品?今兒可是娘娘的孃家人入宮,商議咱們侄小姐和三殿下的好事。娘娘還特意囑咐說要撿上等佳餚送來,不許有半分敷衍。”
“這個自然。”那宮女回答。
藍衣宮女繼續道:“要我說,早該如此了。咱們三殿下也只有牡丹小姐可以配得上,不像那些貓兒狗兒的,以為有點子姿色就能勾住爺們了。也不知是從哪兒鑽出來的野貨,還想冒充前千金小姐!”
“可不是。”
雖隔著窗子,二人的話卻清晰的傳到了妙懿耳中。妙懿微微一笑,心說不過是想給她個下馬威,至於這麼大費周章嗎?
她忽然明白沈貴妃因何要將她請來承乾宮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過了好一會,另外又來了一名翠衣宮女,直接向她宣佈說今日貴妃娘娘事忙,不能見您了,您回去吧,不耽誤您出宮的時辰了,云云。
翠衣宮女似乎還準備了旁的說辭來敷衍她,卻只聽對方問說:“幾時了?”
“西洋鍾剛打了十二下,您再不出宮就誤了時辰了。”翠衣宮女將最後幾個字咬得格外清晰。“若過了時辰還在宮裡耽擱可是犯了宮規。”
妙懿只覺好笑,就像她猜測的那樣,沈貴妃壓根就沒打算見她。在這當口將她叫來不過是為了拖延時辰,好保證她出宮之前沒時間和三皇子見面。
——如此算計,還真瞧得起她。若換一個氣性高些的女子,恐怕聽見方才的言語早就被氣哭了。如果是一心打算嫁給三皇子的人,恐怕也要掂量一下這位“準婆母”的份量。畢竟現今聖上身體康健,就算三皇子此刻立即被封為太子,等他登基也指不定要多少年之後,史上做了二十來年太子的不是沒有,可別等沒熬到日子,就已經被婆母折磨死了。
早夭的太子妃嬪可比太子的數量多得多,一將終成萬骨枯,不說一開始便天時地利人和全都具備,但也不能還沒邁出第一步,路上已經多了一堵高牆擋道。
“那麼就姑娘代我向貴妃娘娘請安。”
妙懿說罷便告辭走了。
——但願沈牡丹同三皇子能長長遠遠,白頭偕老吧。
出了承乾宮,妙懿並沒有往宮門的方向趕,她還要到另一處所在瞧瞧去。
當今天子崇尚詩文,年輕時也曾是一位風雅少年,詩詞歌賦,無所不精。受先皇的影響,酷愛江南園林之風采,登基之初,特意從江南請來許多能工巧匠,將御花園重新修葺了一番,隨後逐年累加,遂成今日宜人之景。其湖石堆疊,異草仙藤遍地,又引山泉入園,借勢成瀑,晶瑩水霧將玉竹芭蕉濯洗成翠,在灼熱日光的炙烤下,更覺清涼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