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親題策論之題,想來聖意也有讓天下士子有可暢所欲言之機。我等忝列讀卷,自當上體聖心,下慰士子。還是將原卷呈上御前,請皇上定奪吧。諸位以為呢?”
他端出皇帝這頂大帽子,誰敢反駁,當下紛紛點頭:“是,是,就依芝臺兄所言,俯請聖裁吧。”
於是,這份卷子也被加入到了前十本的卷子之中,接下來是定二甲與三甲的名次。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這一字之差,與能不能點為庶吉士和能不能入翰林院讀書,有些關係。如果是三甲最後二三十名,可以斷定絕無成翰林的希望。因此,祈雋藻對榜末的名次,格外認真。
第二天一早,八人齊聚養心殿,呈上前十本的卷子,又專門把那本引發爭議的卷子提出來單獨放到一邊。皇帝簡略的看看,沒有認真品評的時間,只是數上面的圈圈,列為第一名的有八個圈圈,第二名,第三名的同樣是八個圈圈。到了第五名之後,圈數才明顯的少了下來。
閱遍其餘的九份卷子,皇帝拿起了最有爭議的一份,上面有六個圈圈,兩個三角,卻不知道各屬於哪一位閱卷大臣的手筆,其他的卷子也就罷了,這一份倒很是引起了皇帝的興趣,滿認真的欣賞了起來。
卷子中於‘鹽漕河工諸大端,利弊所在,何以策出萬全’的主旨進行了非常細緻的闡述,可以看得出來的,該士子有過真實的考察或者目睹過鹽漕河工的弊政,寫出來的文字一針見血,全無半點為尊者諱的遮掩與保留。
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