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定華工出洋辦法。七、新訂條約應依英文字解釋。
這已經完全不是修訂商約所能做到的,而是等於另訂政治條約了(關於這一段的內容,在後文的寫作中,會有詳細的介紹)
陸建瀛的奏摺中自然沒有這等詳細的英方所提款項,只是把他知道的,英國人有意提出修約之事上奏皇帝,具體的商談細節,還要由駐華公使文翰來親自處理。
皇帝認真的回憶了一番所能夠記得的關於這一次事件的經過,大約的做到心中有數,把摺子放在一邊,看看下跪的眾人,“都起來吧。”
“謝皇上。”眾人也真是跪得腿腳痠麻,起身之際又不敢多做活動,站立到了一邊。
“陸建瀛上摺子了,內中提到,英國人要求仿照和美人簽訂的《望廈條約》中之款項,於《江寧條約》十二年後,重新修訂條約,具體的嘛,想來不久之後,英使文翰就會向總署衙門提出交涉,老六,這一次怕你又要多多辛苦了。”
“臣弟不敢。臣弟管著總署衙門,本就是為與各國商討尺寸得失所設,這一次若是英使來詢,臣弟自當秉持天國上朝之念,常懷皇上與鄰為善之諭,與英使好生磋商,共謀兩國國是。”
皇帝笑了起來,“你能夠有這樣一個念頭,便沒有做不好的差事。”他說,“關於我大清這一次與英人交涉,朕要告訴你們的,只有一句話,當年在戰場上失去的東西,這一次要在談判桌上把它全部拿回來若是英人執意不從,就是兵戎相見,朕也在所不惜”
曾國藩大吃一驚戰場上失利,造成的惡果未去,皇上居然要從談判桌上拿回來?還不惜與英人一戰……,只是看今天演武場上的一幕,便可知八旗勁旅早已經成了笑話,怎麼居然還能如此大言呢?
他心中胡亂想著,只聽皇帝繼續說道,“有些事啊,因為下面辦事的官員不懂,難免造成岐誤,便如同耆英當年和英國人簽署的條約吧,正是因為我朝全無通曉外務之人,才給英國人抓住把柄,玩弄於鼓掌之上”皇帝本來想在更加私下裡再和奕詳解的,不過今天既然開啟了話題,也就不必隱晦其詞,順便給他們上上課,灌輸一點知識,也是很有必要的,於是他說,“就拿條約中有的,‘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給管事官照辦’這一條來說吧。”
看看眾人或者懵懂,或者凝神細聽的表情,皇帝難得的升騰起一陣驕傲:這就是領先這個時代的好處了他說,“如此一來,遂開外人享受治外法權之惡例。實在是不折不扣之不平等條約。試問,沒有公平二字,又談什麼兩國交好?”
“耆英這個人,朕是知道的,很忠心的奴才,不過礙於見識不明,料事不深,這才空貽君父之憂。這,倒也非他一人之過。只是,於今時今日,朕既然深明其中弊端,自然再不能容忍英人以如此不恭、不公之心待我天朝。”皇帝猛的提高了聲音,“順從朕意,朕當以赤子之心待之;若言語不從,就是兩國再起戰端,使我大清戰至一兵一卒,也絕不後退半步若真是到了那一天,朝中有任何人敢於談及議和之事,朕斷斷不能恕過”
本來皇帝的御駕這一次到了楊村的八旗駐防營地,是要過夜之後再啟行的,不過皇帝看到八旗兵士如此不堪入目,沒有當場發作已經是天恩浩蕩,又怎麼肯再在這裡駐蹕?當下傳諭,聖駕啟程,即刻回津
皇帝的不快是可想而知的,乘興而來,敗興而歸,隨扈的大臣個個多加了幾分小心,生恐一個舉措失當,引火燒身。只是旁的人還能以‘不在其位,未知其詳’為由躲過去,只有一個直隸總督納爾經額,位高權重,又是名正言順提督一省軍政民務的,還能夠如何砌詞?
他雖然久任外省,很少到京中去,不過皇上於老臣的種種凌厲手段也聽得太多了。這一次閱兵又出了這麼大的紕漏,皇帝沒有當場發作,即刻將自己、奕山一干人拔翎摘頂,就足以稱得上是仁厚二字了。只是不知道到了天津之後,又將面臨怎樣的怒火澎湃?因此這一路走來,納爾經額都像是死了老子娘一般的愁眉不展。
御駕回答城中,皇帝立刻傳召軍機處到御前來,同時被宣召的,還有僧格林沁、曾國藩、納爾經額、胡林翼等人,“今天在楊村校場上的一幕,你們都看見了吧?八旗兵士,只是看到戰馬衝到近前,居然就給嚇得溺了褲子?納爾經額,你身為一省之長,你說,朕應該怎麼處置你?”
皇上動怒,納爾經額首當其衝,先重重的碰了個響頭,他說,“奴才有罪,奴才奉職無狀,更不能整訓兵士,奴才有罪,請皇上降旨責罰。”
“僧王,你是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