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驚訝之色,神色也未見鬆動。
而是又問道,“你說她自明珠入府,就一直不容,這裡頭可有什麼緣由?總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恨上了啊?”
主意早已打定,晏相爺此時將心一橫,再度重重的磕了個頭,道,“請陛下降罪,臣有一樁陳年舊事,一直隱瞞於世人,更是罔顧筆下的信任。”
“哦?”
宣和帝不由得微微挑眉,立刻來了興趣,道,“說來聽聽。”
晏楚應了聲是,便道,“臣多年之前,尚未入仕之時,曾經與一女子情投意合,只無奈她命運悽慘,竟被親人賣入奴籍,臣不忍其受苦,便出銀錢將她帶回家中,然家母礙於門第成見,硬是不準臣給她名分……臣自幼苦讀,立志為國盡忠,卻因出身商門而屢遭輕視,臣承認,自己那時心間有所貪念,又見家母強硬阻攔,最終沒有給她名分,後來,臣有幸考取功名,得陛下看重,終於得以施展抱負,如此一來,愈發不敢承認她……”
“所以,明珠就是你與這女子的私生女,是嗎?”
聽到這,宣和帝已然猜到了故事的大概。
晏楚應是,“臣膽怯,不敢面對世人唇舌,卻又捨不得將其拋棄,因此一直留在府中,幾年之中,也算相安無事,誰料後來,陸氏偶然發現她們母女,使了惡毒手段,並以其孃家要挾,硬要逼著臣將她們母女賣入青樓,臣原本想好了緩和之計,哪知她竟在驚嚇之餘,帶著明珠離開了晏府,從此再無音訊……等到十餘年後,臣有幸與明珠再見,才得知,她的孃親早已不在了人世。”
語聲中難掩嘆息與遺憾,神色也甚是哀慼,落在別人眼中,只道他是痛心至極。
然而除過他自己,誰又能看得出,他此時有幾分是真,幾分是假?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故事還是成功的觸動了君王,宣和帝聞言斥道,“這個婦人倒是果真狹隘,也難怪她能想出這樣的毒計。”
晏楚趕忙應是,順著說道,“是臣一直低估了她的妒心,才導致今次險情發生,臣有罪。”
宣和帝回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