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9部分

,我一點兒也不擔心。”

“擔心倒是不擔心,就怕七哥兒大了,和太太生份。”白婆子十分憂慮,她和她家姑娘,往後能依靠的,就是七哥兒了。

“都說血濃於水。再說,老爺這樣年紀了,守滿三年孝,必定要在京城任職的,老爺在京城,咱們就在京城,一直守在七哥兒身邊,再生份,也生份不哪兒去。”

陳氏示意白婆子拿了只靠枕給她,半歪著,輕輕嘆了口氣,“且熬幾年吧,老爺這個年紀了,只要不外任,只怕不會再納人了,如今就我和夫人,夫人這個年紀,總是要先走的,等夫人走了,我也就熬出頭了。”

“我也是這麼想,到那時候,再熬幾年,等七哥兒大了,說不定還能給太太請個誥命呢。”白婆子順著陳氏的話,遙想著未來,眼裡臉上,都是笑意。

京城。

正月初二,京城飄飄揚揚下起了大雪,時緊時鬆的連下了兩三天,京城內外積了厚厚一層。

郭勝踩著積雪,進了秦王府側門,在廊下抖乾淨鬥蓬上的雪,再猛跺幾下腳,跺掉鞋上的雪,上了臺階,沿著遊廊進了二門內那座多數時候空著的回事廳。

回事廳裡溫暖如春,右邊下首茶几上放著碗剛沏好的茶,郭勝坐下,端起茶抿了幾口,回事廳後有輕悄的腳步聲傳來,郭勝急忙放下杯子,站起來垂手恭敬侍立。

李夏從側門進了回事廳,端硯垂手站在門外守著。

“出什麼事了?”李夏站到郭勝面前,直截了當的問道。

“今天早上,皇上只帶了十幾個人,喬裝打扮,微服出宮,進了綏安王府,聽說魏國大長公主不大行了。”郭勝一句多話沒有,直答正題。

李夏眼睛微眯,魏國要比從前短壽了麼?不過,算著日子,也算差不多。

“皇上和魏國情份極深,皇上心目中若是有母子之情,這母子之情,是跟魏國,而不是太后。”李夏聲音極低,“接著看緊綏安王府。這一陣子,魏國也罷,綏安王府也好,都要避開些,魏國一旦走了,皇上必定因悲傷而遷怒。”

郭勝凝神聽著,垂手答應,“姑娘放心。”

從大年三十起,李家就已經是實際上分好了家,連府裡也籬笆連著繩子,從中間分開,郭二太太點了十來個婆子分班守著,不許她這邊的人越界,更不許長房和三房的人過來,連借道都不成。

要分家,就得有分家的樣子麼。

老大回來之前,一定要把分家這事,坐的實實在在,再也沒有更新的餘地!

分了家,二房從李學珏到下人婆子,個個都覺得頭上的夜叉沒了,見了天光,從此自由自在幸福無邊。

郭二太太都沒等到年初一,大年三十晚上,就給她的兒媳婦,她的府裡,她的下人們立了一道接一道她閒著時想了不知道多少年,盤算過多少遍的規矩。

比如兒媳婦的晨昏定省,她是極端瞧不上長房的,半點規矩沒有!

沈三奶奶陷在早到雞都沒起的晨,和狗都睡著的昏請安的苦,以及掌家理事的喜中,對於分家這件事,是福是禍還不敢十分確定。

可李文林這裡,分家對於他來說,只有一個喜字,大大的五彩繽紛的一個喜字。

首先他成了除了他爹他娘之後的府中第三人……不對,是除了他爹之外的府中第二人,內宅婦人沒有壓在男人頭上的理兒,其次,他能隨意從帳上支銀子了。

初五傍晚,李文林敷衍了阿孃幾句,從帳上支了二百兩銀揣著,出府門和陳眙碰了頭,一起往甜水巷苗氏的新宅子過去。

年前他忙著喪事和分家的事,什麼都顧不上,年後他從陳眙那裡知道了苗氏搬家的事,很是奇怪,不過陳眙也不知道苗氏怎麼突然就搬到了甜水巷那樣的地方,苗氏沒說什麼,只捎話說讓他空了去玩兒,認認新家的門兒。

陳眙年裡年外都空閒的很,不過他沒錢,賀喬遷之喜這樣的事,不好空手,就等到年後,約了李文林一起過去。

甜水巷離兩人約定的地方不算太遠,陳眙和李文林乾脆安步當車,一路往甜水巷苗氏新宅子過去。

苗氏的新宅子不大不小,和甜水巷其它各家一樣,大門口掛著兩個大大的、糊著一張張白紙條的大紅燈籠。

太后大行,還在國孝中,不管哪兒的大紅燈籠,都得糊上白紙才行。

陳眙打量著四周,撇嘴搖頭,“你看看,挪到這地方,掛上這樣的燈籠,這味兒立刻就俗了,苗大嫂子這是怎麼想的?怎麼搬到這麼個俗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