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紀澤高聲道:“啟奏皇上,如今皇上已身登大寶,理應欽定國號,修改紀年,以與偽清劃清界限,好叫天下百姓知我華夏重生。”
曾國藩思了片刻,向眾人道:“國號之事,確已該定,諸位愛卿有何意見,但說無妨。”
曾國荃搶先道:“大……不,皇上,咱家都是湘人,諸位臣僚和將士們也大多是湘人,那這國號自然是叫大湘了。”
在場的湘系臣子們大多表示贊同,就連曾紀澤也不好說什麼,但這個國號他確實不喜歡,便向李鴻章使了個眼色,李鴻章會意,出班道:“湘王的提議固然不錯,但臣卻覺得這其中有很大的不妥。”
曾國荃臉色馬上一沉,瞪著李鴻章道:“蘇州侯,這大湘有哪點不好了,你倒倒說說看啊!”
李鴻章淡淡一笑,不急不慢道:“王爺的封地既為湘,而我朝國號若再叫大湘,那王爺的封號豈不就成了禁忌。再則,我朝重臣將士們雖以湘人為主,但皇上要統一天下,所依仗的不僅僅是湘軍,若將這國號也定為大湘,那在天下人看,未免有所偏袒,只恐冷了天下人的歸順之
曾國荃頓時無言以應,李鴻章說的前一條確實是無法反駁,這種王爺用國號為封號地事。確是自古還未有過。他不耐煩的哼了一聲,悶悶不樂道:“既然叫大湘不成,那你說該叫什麼?”
李鴻章拱手向聖上道:“皇上有再造華夏之功,縱觀千古帝王,唯有始皇嬴政才可媲美,依微臣看,我朝國號,不如就稱為大秦吧。”
李鴻章的意見,又有一班人附合,這其中。卻以湘人為少。別省藉的臣子居多。
這時,楊嶽斌卻又不同意了,他出班道:“啟奏皇上,臣以為用秦做我朝國號也不妥當。那始皇雖然統下天下,是為千古一帝,但秦朝用法太峻,世人畏之以法,而非敬之以禮,所以才會立朝不足三十餘年。便分崩離析。皇上治國,自然是以儒教教化人心,而我儒家最尊崇的就是上古周朝,所以臣以為我朝當以大周為國號。”
楊嶽斌說得也有道理。劉坤一等人忙是附議。而這時。彭玉麟卻又不同意了。出班道:“啟奏皇上。臣以為大周也不可。史上除上古周朝之外。還有南北朝之北周。五代十國時地後周。這二國都以周為國號。但卻均國祚不長。由此可見以周為國號太不吉利。我朝江山自然是要千秋萬代地。所以這周地國號是萬萬不能。”
龍座上地新帝曾皇也覺不妥。便道:“那愛卿有何更好地意見。”
彭玉麟想了一想。道:“皇上精通儒教理學。而在朝臣子又多是習理學出身。臣想這理學興起於宋朝。那我新朝國號不妨就叫大宋吧。”
大宋朝啊。那個科技、文化、經濟都屹立於世界之巔地國度。那個胸懷開放地時代。儘管接過連二連三遇到漢化地異族敵國。直至外星人般地蒙古騎兵。依然頑強地生存了數百年。那是一個令人神往地時代。
以大宋為國號。曾紀澤本來也是認同地。但作為手握淮軍地皇長子吳王。在這樣一件大事上。他不可能不發表自己地意見。以他地身份地位。只有別人跟從他。哪有他去附議別人地道理。
即使很喜歡大宋這個國號。他也必須提出反對意見。真正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啟奏父皇,兒臣以為各位臣僚的建議都各自有理,但取國號也必須適合本朝的具情形勢,目下我朝最大的敵人就是北面的滿清偽朝,而對付滿清,我們自然要號召天下漢人起來反抗,咱們漢人與滿夷之間地深仇大恨,就是漢人反抗的最具號召力的旗幟,所以兒臣以為,據此來立國號,本來最恰如其分的就是漢字。”
眾人都以為曾紀澤提議立國號為大漢,但他話鋒一轉,又道:“但現下天下不止我們漢人一族,還有蒙、回、苗等族,都與滿清有世仇。咱們要滅滿清,自然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構建統一戰線,而前朝大明與滿清之仇不共戴天,抗爭多年,南明政權雖最終為滿夷所滅,但明這個國號,正象徵著包括漢人在內的各族對滿清的復仇,所以兒臣認為,我新朝國號,以大明為最佳。”
曾紀澤分析的一點都不錯,比之前幾位的建議,最是切中要害,又因他是皇長子吳王,旁人自也不敢反對,一時間,無論是他淮系地李鴻章、湘系地彭玉麟、以及楊嶽斌等,都表示贊同,就連曾國荃也是不情願的點頭表示同意。
曾國藩綜合各人意見,還是覺得他地大兒子的提議最中肯,不由對曾紀澤投以讚賞地目光,便是一拍龍座扶手,高聲道:“朕決定採納吳王提議,我朝,即以大明為國號